魏艳鸣:让楹联文化乘着地铁发扬光大
2022-12-08 23:05:00  作者:孙海燕  
1
听新闻

  “‘春潮驶出南京站;活力拉开中国年。’这副对联虽然短小,但言简意丰,神完气足,‘春潮、活力’‘驶出、拉开’形象生动,贴合地铁和春节的特点,特别是‘南京站、中国年’对仗精巧,充满吉祥如意的欢快气氛,春节氛围感浓烈,气势和立意都可圈可点。短短十几字,就将南京站的地位和特点表现出来。”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魏艳鸣对这副对联赞不绝口。

  12月3日,在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评审现场,魏艳鸣选读了部分佳联,评委们跟随她的朗读,品味楹联中的结构、韵律与寓意,她对楹联作品的点评也非常精彩,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魏艳鸣曾多次参加城门挂春联活动评审,与地铁挂春联相比,两者的呈现方式差别较大。她表示,地铁是日常交通工具,与老百姓朝夕相伴,所以地铁上挂的春联,在内容上应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更通俗易懂,更接地气,让大家一看到春联就能理解其意,并产生共振、共鸣、共乐。

  “一路吉祥,一路和谐,将喜讯传开去;两行轨道,两行文字,让春联跑起来。”是地铁的通用联,魏艳鸣认为,通用联应是普遍适用的,要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要字句对等,要讲究平仄和谐、节律对拍,还需符合征集的主题——为地铁写春联。”此外,在春节喜庆的气氛中,要让百姓感受到祝福的意味。关于对联本身的艺术手法,魏艳鸣提到,“一路”和“两行”用了排比式的叠语,引出后面的“让春联跑起来”,使其在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我想老百姓也会非常喜爱的。”

  闻一多先生曾提出诗歌“三美”论,即“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在魏艳鸣看来,地铁春联也是一种艺术创作,除了上述“三美”,还要兼具个性美、意境美、立意美。一副好的楹联,不仅令人如闻其声,更要让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魏艳鸣以描绘云锦路站的一副对联为例:“驾驭春风,向新征程出发;铺开锦路,朝好日子走来。平仄对仗有节奏感,文字立意也不错,时近年底,大家即将辞旧迎新,迈向新的征程,寄托了老百姓的希望,寓意特别吉祥美好。”

  “楹联文化和书法文化有机结合,宣传效果1+1>2,相得益彰,一定能将传统文化更好、更快地广泛传播。”

  当记者告知,两个月内,江南时报征集到海内外10632副投稿楹联时,魏艳鸣并未感到惊讶,“地铁挂春联活动覆盖了南京市11条地铁线50个站点,这么大的规模,放眼全国属于首次。投稿作者分布在各个年龄段,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从事不同的职业,我觉得活动本身的影响已经很大了。”

  “当然,大家都希望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影响面越广越好,持续的传播效力越久越好,那么,是否有可能给这次活动增加更多的互动性,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出上联,对对子,对句,开发这种文创类的互动游戏。针对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段,联系一些站点,让他们在现场围绕地铁春联挖掘写作素材。此外,可以为青少年专门设置一些参与的奖项,同时把我们的活动推广到更多的中小学,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和参与进来。”

  “有门就有联、有楼就有联、有景就有联……省内一些学校发挥楹联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打造诗意校园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楹联文化的传承光大。”魏艳鸣娓娓道来。

  魏艳鸣告诉记者,楹联文化进校园,是省楹联研究会抓“六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进景区)的重点,因为它决定楹联文化的传承,关乎楹联文化的未来。淮安区将举行首届诗联大会,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走进淮安159所学校中任何一所学校,校园内随处可见诗词楹联,班级里都有诗词楹联角,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浸润在楹联文化的氛围中,春风化雨,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楹联文化的魅力,激发起学习诗词楹联的热情,陶冶向善向美的情操。

  (江南时报记者 孙海燕)

标签:楹联;地铁;春联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