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旅 数创未来——第四届运博会大运河数字文旅产业发展论坛在苏州召开
2022-09-23 22:5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记者 钱海盈  
1
听新闻

  9月23日下午,第四届运博会大运河数字文旅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苏州拉开帷幕。作为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两大主题论坛之一,本次大运河数字文旅产业发展论坛以“运河文旅 数创未来”为主题,围绕数字文旅发展新趋势、数字科技驱动新业态、数字经济引导新投资等热点,汇聚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及运河沿线城市代表共同研讨、聚合力量,引导产业方、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等,共同打造数字科技和文旅融合的特色项目,助力大运河文化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新热点,沉浸式体验成就现象级精品

  论坛上,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旅融合项目“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上海风语筑、当红齐天、大运文旅等都在现场演示了其带给游客的数字文旅体验。

  数字化改变着生活,也重构着文旅新场景。陕西文投集团副总经理徐晋在分享中表示,“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凭借电视剧IP转化为深度沉浸式体验的新颖形式,自今年4月28日试运营以来吸引游客超过75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成为疫情常态化下全国文旅行业现象级精品项目。伟光汇通(苏州)文旅产业发展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顺指出,“万物皆可沉浸式”,沉浸式体验将成为文旅演艺、实景娱乐等行业的发展热点。

  江苏大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海以《科技分享美》为题,展示其积极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承建国家交给江苏的重点工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以数字科技为媒,尽展千年运河之美”的创新实践。

  数字化应用,推动文旅业态品质化、融合化

  在国家持续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今天,人们对运河文化的需求和运河文旅品质的期待不断提升,数字文旅的下一个新价值点在哪?文旅产业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些行业关心的话题,学界、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现场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范周,以《数字化时代文旅发展新趋势》为题,对文旅产业通过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播和数字化消费进行趋势和路径探讨。他提醒,数字化正在开启文化旅游发展新时代,在探索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要正确使用数字化手段、不断凝练展现运河精髓,助推大运河文化旅游业态朝品质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华东公司总经理李嘉平和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也分别以《数字科技赋能驱动文旅新业态》《数字经济及投资》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投融资发布,见证大运河文化带发展变迁

  漫步苏州运河之畔,传统水乡文化与现代生活气息融合并存。围绕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文化强省的要求,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形成“1支母基金+11支区域子基金+7支行业子基金”的基金体系。其中,已设立1支母基金20.11亿元;二级子基金114.76亿元;此外参设三级子基金17支计67.31亿元。

  根据大运河基金运作及项目投资表现成效,论坛发布了“2022年度大运河基金投融资十佳榜单”。榜单发布经过了严格筛选,评选出在项目投资、基金募资、合作赋能、创新开拓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和成效的“十佳榜单”。榜单中既有率先实现区域子基金社会募资的先锋,也有推出多个文化精品力作和专业赛事的翘楚;既有孵育“从0到1”大运河基金股债联动的首个案例,也有推动母子基金联投领投的项目新突破。

  大运河母子基金管理人聚焦投资,遴选出了大运河沿线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示范性的项目,发布“2022年度大运河母子基金推荐项目名单”。苏州平望·四河汇集、无锡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常州运河之眼、徐州云龙湖智慧景区、南京金陵文璟老门东主题文化酒店等十个项目入选。其中,《北上》是唯一入选的影视剧项目,该剧改编自知名作家徐则臣的“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展现运河两岸新貌、传承运河瑰丽文化,入选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电视剧,江苏省2022年度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项目、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精品扶持项目。

  重磅签约,助力大运河高质量建设

  在大运河母基金引领下,本次论坛上启动了大运河母子基金投资项目意向签约,苏州平望·四河汇集、常州运河之眼、南京金陵文璟老门东主题文化酒店、徐州云龙湖智慧景区、徐州窑湾古镇等5个项目与大运河母基金以及常州、南京、徐州等子基金等达成意向合作。“希望论坛真正成为大运河IP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挖掘、凝聚智慧、输出价值、合作共赢的平台。”江苏文投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洪俊说。

  其中,苏州平望·四河汇集,重点推出“京杭大集”、“运河·时间里”和“春风柳岸”等项目,打造江南运河文化特色小镇,以文化助力城镇更新和乡村振兴。常州运河之眼,将打造“常州版”中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统领常州市532文旅中轴战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和老城厢复兴发展战略。

  “本次论坛形成的多维成果,凝聚了运河人的共同智慧,我们将继续依托金融资本的力量和科技赋能的手段,书写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新篇章。”江苏文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宁说。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标签:大运河;运河;基金
责编:钱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