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祥做客南京西善桥分享新作《云中锦》
2022-07-31 20:1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1
听新闻


陆春祥做客南京西善桥分享新作《云中锦》

  7月29日,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陆春祥做客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的初见书房,在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李徽昭的主持下,与观众畅谈新作《云中锦》。现场不仅有众多文学爱好者,还有西善桥政协工委(片组)、工青妇组部分政协委员。

写作是一种“寻找”

  翻开《云中锦》,段成式、沈括、叶梦得、洪迈、周密、陶宗仪、刘基、李渔、袁枚等9位笔记名家的生平故事,在陆春祥生动、轻松、有趣的笔法下,变得清晰、亲近且极具烟火气。

  陆春祥说,写作也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写晚唐著名笔记作家段成式时,他前往丽水寻找段成式在当地任职5年的遗迹;为写宋代著名词人叶梦得,他在绍兴的叶家山顶住了一夜;写明末清初传奇小说家、戏剧家李渔时,他一路寻访南京芥子园等李渔的故里;写清代诗人袁枚时,他到随园旧址试图寻找历史碎片……

  陆春祥努力寻找着这些笔记大家生平经历中的大事、趣事,寻找着与他们生活、创作相关的历史“现场”。陆春祥觉得,这些古人似乎只活在文字里,但那些被时间掩盖的故事或许就曾发生在脚下。有人会问,千百年前的古迹,还能找得到吗?陆春祥说,现世呈现的很多名人故居、园林免不了充满人工色彩,但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寻找的过程也很重要。“第一次走进芥子园时,虽然跟我理想中的有一定差距,但是置身园里,我仍可以想象李渔一家人在这里的生活。”

陆春祥(右)

历代笔记是曾被忽略的宝藏

  《云中锦》是陆春祥《字字锦》《笔记的笔记》《袖中锦》等“历代笔记新说”系列作品的第七本,作为经典笔记的阅读和写作爱好者,他觉得,历代笔记是曾被忽略的宝藏。

  笔记是除诗赋以外中国古人常用的一种文学样式,内容极为丰富,包罗万象,大致可分小说故事、历史琐闻、考辨考据三大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一个部分,但除了学者对其保持研究热度外,大众之前对于历代笔记并没有太多关注。

  笔记内容“杂”,形式“散”,体例看起来很乱,初读会不适应。陆春祥说,但从写作的角度出发,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素材可以与今天的生活打通,化为写作的养料。事实上,很多精彩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的题材都取材于历代笔记。

做有情怀有趣味的写作者

  书写散文随笔《云中锦》,陆春祥有意识地运用了小说的笔法,这从每一篇章的标题中可见一斑:写李渔,所用标题为《舞台》;写袁枚,用的是《如鹤》;写刘基,标题为《预言》……陆春祥表示,就散文写作来说,他想尽量拓展更新颖的结构和角度。

  “写作者大多是从写散文开始起步的,散文入门容易,写好却极不容易。我觉得,写散文不能被条条框框所约束。”陆春祥说,曾看到很多学生在写散文、编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步入了格式化,而格式化可能会导致模仿和雷同。“我更希望在写作中看到某种‘犯规’和‘越界’,这当中才会产生创新,正所谓‘为人须谨慎,为文须放荡’。”

  陆春祥用六个字概括自己的散文观:有文、有思、有趣。他认为,文采和思想是判断一篇文章好坏的基本标准,而有趣也格外重要,但这种有趣绝不能走向低级、庸俗,而应当是情怀引领的趣味追求。

  作为西善桥街道联袂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公司举办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第9回的主讲嘉宾,陆春祥的分享将文学探讨的范畴由小说延伸至散文,也将笔记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体引入了更多文学爱好者的兴趣视野。 

(记者 张雅倩)

标签:写作;散文;文学爱好者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