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焕发新生 大运河江苏段书写文化与经济新故事
2021-09-22 15:5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孙海燕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一条千年运河,在江苏延绵687公里,推动着江苏文化的传播、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近日,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举办的“沿着运河看江苏”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记者一路沿河北上,通过镜头和笔触,探寻这一“城之命脉”背后所承载的故事。

  文化运河·世界遗产

  古纤道公园免费向游人开放

  在京杭运河苏州吴江段,有一条始筑于唐元和五年 ( 810 ) 、全长约 1800 米的古纤道,称作九里石塘。这是江南运河仅存的一条古纤道,是大运河的重要遗产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这里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工程完工后,运河古纤道公园将集文化、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免费向游人开放。

  吴江区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古纤道在明清两代多次修葺,现存驳岸的巨型青石即为元代遗存,为江南运河仅存的一条古纤道,意义重大。运河古纤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的捆绑项目,是大运河的重要遗产点之一。

  在苏南运河“四改三”工程中,对原青石驳岸不进行加固处理,仅进行墙前的土方疏浚。全线新建和加固护岸立面模拟古纤道青石条纹设计出相仿的凹缝图案,使苏南运河吴江段航道整治后,起到“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效果,既保留了运河的古朴风貌,又起到了航道三级整治的效果。

  苏州吴江区文化遗产专家库成员陈志强认为:“运河古纤道一个是体现历史内涵,还有一个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它修建成一个运河古纤道公园,我觉得古代文明跟现代文明相结合,对于我们保护古代文明,肯定是有一个促进作用,还有起到了一个宣传作用。”

  经济运河·流金淌银

  GDP贡献的增量值为134亿元

  记者在无锡高新物流空港园区,无锡港国家二类口岸新安大桥港区内,看到一艘集装厢船刚到港不久,巨大的吊机正灵活地将集装厢卸到港区内。

  据了解,新安大桥港区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内河航运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散疏运内河口岸公共平台,2011年在省内内河港口中率先开通无锡至上海公共内支线项目,由新安大桥作业区出发经京杭运河—定山湖—黄浦江到达上海港外港桥港区,所有报关报检手续可在无锡完成,实现了口岸真正直通。

  无锡苏华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集装箱运营部经理沈奇楠告诉记者,目前该港区外贸航线已基本覆盖全球所有基本港。目前港区设计年吞吐量可达10万箱,2021年港区还将投入2条64TEU 的集装箱船舶,年运载量将有更大的提升。

  记者从无锡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68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江苏段贯穿8个设区市。这其中,无锡段建成了全国首个“智慧感知”航道。

  近年来,苏南运河无锡段每年的船舶流量约3亿吨,成为直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河集装箱集疏运主通道,成为支撑区域科学发展的国家水运命脉。“据测算,京杭运河无锡段整治前后航运对 GDP 贡献率由4%增至6.9%,对GDP贡献的增量值为134亿元。”相关负责人介绍。

  红色运河·薪火相传

  青果巷成红色党建文化示范街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青果巷是常州最古老的街巷之一,紧邻京杭大运河最古老段——南市河。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凿运河,由苏州望亭至常州奔牛,经孟渎入长江,史称江南运河或春秋运河。江南运河的开凿时间,比吴王夫差在长江以北开凿的扬州邗沟段(公元前486年)早9年,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河段。

  近年来,常州依托青果巷的红色文化资源,提炼出 " 红色青果 " 党建品牌,打造了 " 红色青果 " 党建文化示范街,这是全国首家整体依托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的党建文化街区。在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题文化驿站——中吴驿,现代快报记者见到,这里有红色青果书屋、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红色明信片打卡区,以及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服务的便民服务点。

  这里还有全省首家依托大运河文化带成立的跨区域、跨行业党建联盟——常州大运河红色联盟,联盟以 " 党建引领、共享共建 " 为理念,合力打造宜休闲、可体验、有温度的常州大运河红色文化示范带,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 " 文旅中轴 " 筑魂赋能。此外,这里还有全国首家大运河红色文化带直播平台——红色青果直播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讲好常州红色故事。多种形式的品牌打造,推进了文旅的深度融合,打造了自带流量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的红色文化。

  生态运河·绿色样板

  不让船上污水流入“母亲河”

  油污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是长江船舶上的三大类污染物,其中油污水中含有的废矿物油是危险废物,污染性最大。如何做到不让船上污水流入母亲河?记者在镇江水上服务区了解到,该服务区设置船舶停靠锚区、综合服务楼、远调楼、物流中心、服务区管理中心等功能区,配套加油站、修理车间、垃圾回收、船用配件超市等水运服务设施,让航行于苏南运河上的运输船舶可以享受和高速公路服务区一样的便利服务。

  镇江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安全环保科科长刘海荣告诉记者,2000年后,随着镇江运河、船闸的不断升级,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水上服务区全部实现生活垃圾、船舶生活污水、油污水免费接收。船民直接拿手机上来对着二维码一扫,就可以自己递交污水和生活垃圾。据了解,今年1至8月共接收了污水约645吨,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之后,水质达到标准可以直接排放,也可以用来浇灌绿植。”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孙海燕

标签:无锡;gdp;运河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