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悉,由中国环保企业承建的新加坡首个机械生物垃圾处理试点项目(简称:MBT项目)在2023年底完工,运行情况良好。该项目每日可处置生活垃圾600吨,并产出HDPE、PET、LDPE、PP及可燃轻物质等可利用或可燃类物料,标志着新加坡生活垃圾处理正式进入资源化时代。
(新加坡MBT项目效果图)
MBT项目是新加坡第一个垃圾资源化项目,也是中国环保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发达国家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垃圾资源化项目。杭州锦江集团是该项目的主要投资方,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发展方面拥有很多成功案例,在印尼、越南等国具有丰富的项目设计和工程建设经验。苏州嘉诺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该项目提供全套国产化设备,通过机械破碎、弹跳筛分、光电分选、生物处理等工序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
据悉,该项目位于新加坡大士南2号大道(97TuasSouthAve2),总投资3.786亿元人民币,占地10,320平方米。考虑到新加坡当地生活垃圾物料高水分的特性,项目采用生物干化系统将物料的含水率由55%降至30%以内。通过全自动控制运行,将干化后的物料进一步分选,制成高标准的固体回收燃料(SRF),分选出来的可磁金属、有色金属、塑料等进行回收综合利用。这些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固体废物利用率,延长了新加坡唯一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补齐了当地生活垃圾处置短板。
近年来,中国“智”造向发达国家的“反向”输出并不是个例。经过工业体系的日渐完备和高新技术的长期积累,中国环保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未来,环保行业的发展将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转移,推动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对外输出”,以更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