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世界变局”下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新质”之路
2024-06-27 13:3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蔡荣  
1
听新闻

  中国式现代化,基础设施先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是优化资源配置、畅通全国市场、拉动地区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从生产力的底层逻辑、内涵要义来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一、“世界变局”下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城镇化率达到64.7%;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10年间,倡议拉动近万亿元美元的投资规模。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当下,在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性下行的背景下,未来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类投资项目更加需要加大补位力度,进一步释放动力。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和政府化债压力的加大,国内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建设进一步放缓,房建、房地产市场降幅明显,市政行业发展平稳,水利水运行业快速增长。预计至2035年,铁路、公路、城轨行业新增投资总额20万亿元,房建、房地产行业新增投资总额145万亿元,市政行业新增投资19万亿元,水利水运行业新增投资22万亿元。

  二、坚持系统思维,因地制宜发展基础设施行业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基础设施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走“新质”发展道路。

  国际基础设施领军企业通过后城镇化时代的转型发展,更加注创新驱动、技术驱动和全球化布局,环境能源、航空航天、技术咨询、新型基础设施成为企业开放发展的“高产田”。海外企业的转型成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即:坚持走全球化战略、多元发展战略、新兴业务战略、城市经营战略。

  中国基础设施行业还处在新旧产业接续期和新旧动能转换期,对旧动能的依赖还比较强,产业发展也面临日益突出的劳动力年龄老化、资源消耗巨大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压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基础设施行业的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发展质效的治本之策。要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基础设施行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争做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和“开路先锋”。同时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加快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从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示范。

  1.传统建筑行业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稳健转型的道路。守住发展基本盘,守住市场竞争优势,守住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原则;向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数字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数字赋能、业态整合等途径,实现脱胎换骨,迎来发展更大的空间。2.工程总承包(EPC)行业坚持走精益化管理道路。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骨干企业和全过程工程咨询能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以上市企业、高新企业为总承包、各专业领域领军企业联合推进、一大批定位于智能建造细分领域的中小科技企业为助力的“中国建造”生态圈。3.工程新兴行业实行“四化”战略。大力扶持工程新兴行业差异化发展,实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战略,向工程制造业、战略性新型产业、现代服务业迈进;提升自供应能力,着重改变当前多层级采购模式,实现项目一体化采购、数字化加工、批量化制造,重塑物资设备供应链。4.海外业务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发展。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国家,承接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构建市场开拓新发展格局;开拓前期规划、造价、设计、监理和咨询能力,提升前端创造项目管理水平;建立全球劳务基地,推动海外属地化、本土化发展。

  三、聚焦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形成基础设施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思路

  新质生产力作为数字技术主导下的生产力新形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体现在“新”、“质”、“力”三个维度,其中“新”表现在生产力的载体从传统产业变迁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形成过程的主导因素从“物质变换”向“科技创新”拓展;“力”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劳动对象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热力、电力、网力向“算力”驱动跃迁。

  1.加快数字技术应用,增强基础设施行业发展新动能。大力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推动生产装备、施工设备智能化升级,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现可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引导企业主动融合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创新商业模式,促进建筑业由低端经济向高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企业管理模式朝着平台化、集约化、标准化、智慧化方向深化推进,打造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体系。

  2.促进要素资源整合,创造基础设施行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鼓励投资决策、工程勘察、工程设计、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项目管理融合发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企业向产业链前后进行服务延伸创造条件;研究应用高效、智能、环保的交通系统,轻量化、高强度、多功能的新型材料,高效、可再生、环保的未来能源,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化的未来建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未来信息。这些新质要素将成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支撑,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3.推动建造技术升级,实现基础设施行业发展新跨越。提升装配式建造能力,大力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鼓励在公共建筑中采用钢结构,积极探索装配式建造在市政、轨道交通、园林、村镇建设等领域的应用;优化施工工艺、工法,引导施工企业研发与精益化施工相适应的绿色低碳施工方式;推动生产装备、施工设备智能化升级,推广先进适用的工业化生产成套设备、模具、运输设备;提高3D打印技术、建筑机器人技术运用于建筑部件、构件生产的规模化水平;建立智能建造管理平台和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人员、材料、设备信息的采集及汇总分析。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基础设施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建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统领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建设,组建产业集团和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分行业类别进行精准研发;选择链长、搭建链群,筛选一批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合作单位,保证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和规模应用;培养一批基础设施行业企业家、领军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建筑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及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加快试点推广自有工人队伍培养模式体制。

  (作息系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省委党校第50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标签:基础设施;变局;基础设施行业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