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深融”,让游客与江苏非遗“不期而遇”
2023-02-23 19:4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东海  
1
听新闻


焕新“深融”,让游客与江苏非遗“不期而遇”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作为资源丰厚的非遗大省,江苏省近年来通过市场唤醒“沉睡的遗产”,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利用、有效“活化”新路径,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果。

游客在苏州园林博物馆参观拙政园模型。杭兴微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精准“契合联结”

提升旅游空间文化内涵

  在找准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处、联结点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入能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

  《通知》强调,对在旅游空间范围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要加强保护传承,提升展示利用水平。鼓励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中选择适合的代表性项目进旅游空间,从其他地区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适合本地文化生态,被当地群众和游客接受认可,避免生搬硬套、简单移植和同质化发展。

  在丰富旅游产品方面,《通知》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游客深度认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也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遴选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群众广泛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场所和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研学等服务的旅游相关场所,设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

  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村落、古街、古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孕育生存和传承发展的重要空间。《通知》鼓励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古街、古镇设立非遗工坊、展示厅、传承体验所(点)、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等,因地制宜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传承人、村民、居民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通知》明确,支持围绕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活动,围绕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

“体验基地+旅游精品”

带你领略非遗魅力

  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江苏早有顶层设计和探索实践。去年,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生产生活、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衔接,促进合理利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建好用好“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促进文旅融合。

  创新载体建设,非遗基地成融合引擎。着眼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新变化,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创设非遗创意基地、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位于扬州市古城河边的扬州486非遗集聚区以非遗为核心,近3000平方米的非遗文化旅游综合体,集中展示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古琴艺术(广陵琴派)、扬州玉雕、扬州刺绣等20项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每个项目以不小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室形式免费邀请传承人进驻传承展示、交流互动,已经成为扬州的网红新地标。

  在南京夫子庙景区核心区,南京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打造了市非遗文创展示中心,面积500余平方米,集中展示南京非遗产品及创意衍生品,促进非遗产品向旅游特色产品转化,推动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延续、发展和振兴。

  推出文化遗产旅游精品,开启文化遗产类景区的探索之旅、体验之旅。去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上推介了一批江苏文化遗产旅游精品。首批推介的江苏文化遗产旅游精品项目包含了江苏13个设区市博物馆及代表性文化遗产点,每个市选8处,构成13组文化遗产旅游精品。在苏州,文化遗产旅游精品点包括苏州博物馆、拙政园(苏州园林博物馆)、山塘街历史文化街区·虎丘等。遵循路线指引,游客穿行于历史文化街区,徜徉于千年水乡古镇,能够领略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之美,感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苏绣的艺术之魂。

“无限定空间”

开启非遗活态传承

  如何探索“非遗+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径,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倡导“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多措并举在景区彰显“非遗魅力”。这其中,既有国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也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旅游风情类特色小镇、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江苏景区与非遗“不期而遇”。

  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是指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吸引更多人到江苏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获美的发现。

  在南京,熙南里“传承有道 乐享非遗”展演活动有声有色;在扬州,非遗元素已有机融入瘦西湖沉浸式夜游项目;在镇江,非遗项目已将西津渡1800米的游览线路完整串联;在苏州,景区线上线下同步共享的“非一般的甄选铺”琳琅满目。“这个概念提得非常美好,感觉以后整个景区都是我的。”“这不就是沉浸式的旅游,不管什么时间都有美食,送到我面前吗?”……众多网友和市民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表现出浓厚兴致。

  “非遗项目作为珍贵的传统文化遗存,对于景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我们坚持从江苏实际出发,围绕以非遗促进景区品质提升、以旅游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加强顶层设计、实践路径的探索研究,推动非遗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同志表示。 

(江南时报记者 张东海)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契合联结;旅游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