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警方全面探索试行“云车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新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定责、救援、医疗、维修、调解、理赔全流程、全链条云上运行。该机制在盐城市区运行一年来,已远程处理道路交通事故15602起,人伤直赔救治334人次、垫付金额471.57万元,轻微交通事故处理平均比以往缩短20分钟,真正让群众省时省力更省心。
1分钟取证5分钟定责
事故处理得更快更方便
长期以来,速度慢、路程远、周期长、工序繁等问题,困扰着每个经历过“小碰小剐”交通事故的车主。盐城市公安局副局长王炜介绍,为解决好群众烦心事,盐城警方探索建立“云车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平台,联动交警、当事人、保险、医疗、维修五方人员,建立起一个远程处理中心和4个线下一站式服务点,通过线上远程处置、线下全面托底,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云定责、云救援、云调解、云理赔、云研判”。
“您好,云车通为您服务。”“请您在保证自身安全情况下处理本次事故。”“请您近距离将镜头对准车辆碰撞的位置……”走进盐城市“云车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中心,通话声此起彼伏,这里每天要接到近百起交通事故警情。
“我们远程处理中心共设立视频处置岗、警情调度岗、人伤直赔岗、远程调解岗、保险理赔岗等20余个席位,全透明、全链条、无缝隙形成工作闭环。”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云车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征伟介绍,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可以拨打110报警,通过点击110推送短信链接进入“云车通”远程视频处理,也可以通过“盐城交警”微信公众号,或者拨打69012123视频电话,只需按工作人员指引操作,简单快捷,事故双方还可通过平台实时看到处理流程。
“免费”快救快治快修
定损理赔当日结算
2021年11月30日,盐城刘先生驾驶的银色小轿车因爆胎失控,撞倒一位在路边等车的老人。接警后,警方当即通过平台“云救援”功能调度最近的救护车和清障车前往现场进行救援,同步取证定责,联动保险公司,并为老人开通人伤直赔绿色通道。凭借警方提供的“二维码”,老人扫码直接入院免费治疗骨折。2.6万元住院费用,全部由医院先期垫付,后由保险公司直接跟医院结算。
“‘云车通’不仅开通了人伤直赔,还有在线申请车辆救援、汽修快赔等功能,通过拖车智能调度、车辆快速直赔、急诊快速扫码等流程,实现事故处理进一个窗口,办所有救援业务。”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大队长曾红军介绍,目前,盐城市区共有20辆救护车、55辆清障车定位待命,可就近调度,7家公立医院开通人伤直赔,当事人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救援轨迹,医院平台同步获取伤者相关基础信息。同时还有47家汽修企业提供保险直赔,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实现人员“免费”快救快治、车辆“免费”快拖快修。
盐城市保险行业协会保协市场部主任李晨辉告诉记者,盐城23家保险企业已统一定损理赔标准,打通人伤车损行业互勘互认通道,实现5000元以内车损行业互认,并由专职保险员统一入驻“云车通”平台,实现线上定损、快速理赔。当事人在线发起申请后,当日就能赔付至个人、救援单位、医院、汽修企业等账户。针对伤残评定、财损评估、社会救助、诉讼审判这些远程处理解决不了的问题,盐城警方在市区设立4个线下一站式服务点,整合公检法司、卫健、保险、路救等部门,集成化办公,开展线下交通事故处理工作。
实时对话公开透明
让每位当事人感受真满意
“让全部流程在群众面前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杜绝不规范、非正式、不公平,我们对全程线上处理的轻微事故,在证据网上采集的同时实现过程网上留存,并建立事故处理执法档案,加强事故处理全流程监管,保证事故处理规范度,并通过智能语音回访技术,对所有当事人进行满意度回访,第一时间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平台服务水平。”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郭正芳介绍,当前“云车通”平台已分流70%的同期道路交通事故警情,推动轻微交通事故处理较以往每起平均缩短20分钟,交通事故类投诉同比下降30.2%。
“下一步,‘云车通’平台将在各(县)市推广,进一步完善多方联动机制,提升保险、拖车、汽修、医院等接入数量和质量等,通过数据赋能,努力以每个处理环节的智能、规范、透明,让每起事故的处理再快一点,让每位事故当事人再满意一些。”王炜说。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