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沛县司法局通过涉企规范性文件审查“细”、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新”、全方位法律服务“优”、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快”等,营造企业优质法治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发展。
一是涉企规范性文件审查“细”。组织县各行政执法部门按照“谁实施、谁清理”的原则,对实施的证明事项进一步清理,编制保留清单和取消清单,并在县政府网站集中统一公示;对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加强合法性审查,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对决策文件稿的制定权限、内容等进行把关。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文件建议及时予以废止或者调整完善。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合法性审查、论证等方面的参谋顾问作用。同时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管理与监督,提升整体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让企业生产经营更有安全感。
二是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新”。积极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行政工作人员针对企业的法律需求,把最新的涉企法律法规送到企业,适时把握企业动态性涉法热点重点问题,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解答,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开展“民法典宣讲进企业”“送法进园区”等活动,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围绕企业合同编、侵权责任等与企业、企业员工息息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企业如何做好风险防控进行大力宣传。同时还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涉法问题,切实解决企业的法律需求。
三是全方位法律服务“优”。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各镇区公共法律服务站为核心,以覆盖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为延伸,在风险防控、政策解读等方面向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与各单位通力合作,向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性的企业输送管理方面的法律常识、常见案例,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司法行政各项服务职能和法律服务资源,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获得感。开展“法援惠企”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健全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容缺受理”等便民措施,做好对企业农民工和困难员工的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
四是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快”。组织司法所、村居调解组织按照网格管理布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地区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待遇问题实施精准排查,确保不留空白、不漏一人。对走访过程中能够当场解决的劳资纠纷,现场化解纠纷,对较为复杂的争议,调解员认真登记备案,深入调查,组织专家化解矛盾纠纷。对企业遇到的金融贷款、合同履行、环境污染等纠纷等,充分发挥专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组织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力量,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调处,帮助企业尽可能用非诉手段解决争议纠纷,保证企业有一个稳定生产经营环境。
沛县司法局 李培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