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深入校园,科普培育创新活力
2022-09-23 14:5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陆梦琦 张伟 陈越 映婳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特组织展开“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主题科普日活动。

  科普助力“双减”,农史灌溉心灵——江南农耕文化科普讲座

  9月21日学校有幸邀请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宋方舟老师开展科普讲座。宋老师以江南农耕文化为主线,为同学生带来了十分精彩的讲解。宋老师从江南的典型人文风光为起点,通过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江南美景,让学生对江南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那么江南的农耕文明发展史是怎样的呢?宋老师又让学生化身“小小考察员”来探寻古代江南的特色农具。耧车、耙地、求雨等对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最后,宋老师从江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人文素养等向孩子们总结了江南的典型特点。

  深化文明实践,培育创新活力——现代农业科技参观实践

  9月22日下午,黄埭中心小学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科技园感受了现代农业科技魅力。

  据了解,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科技园科技园占地400余亩,智慧温室运用物联网技术,分布在大棚内的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传感节点,可实时采集棚内环境信息,并经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电脑终端,经后台大数据分析研判后,物联网平台可按照人工设置的参数,自动开关调节指定的环境调控设备,控制喷水、开窗、开启帘幕等,实现精准控制浇水量、施肥量、温度、湿度等。且有多种光对植物进行照射,自然光混合光等,提高作物产量。

  在农校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去参观了植物工厂,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到了水培生菜,也了解到了植物工厂的整套操作流程。从培育的小苗,到可以食用的生菜,体现了科技的魅力,工厂内的生菜25天就可以收割了,可以不顾季节限制,实现蔬菜自由。同学们面对这纯天然,无公害的生菜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大口生吃起来。

  之后,同学们参观了大棚花卉养殖区,这里的棚顶和蔬菜区有所区别。蔬菜区是玻璃顶,花卉区是塑料薄膜顶。区别在于塑料薄膜的光照强度不及玻璃顶。同学们听的很认真,认真做着笔记。最后,同学们去参观了盆景园。踏入盆景园大门,园内绿意盎然,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领略了盆栽的独特魅力,收获了园林的丰富知识。别具一格的盆景,是树,是盆景,更是艺术。经过领队朱老师的介绍,同学们知道了盆景与树的区别,了解了江南盆景制作的部分技艺,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植物的魅力和科技的魅力。

  通过上述两项活动,让黄埭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激发了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同时促进了学校的科普工作不断提升。陆梦琦 张伟 陈越 映婳

标签:江南;同学;中心小学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