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创新课后服务活动,提升学校服务能力,靠的是每一位平凡的教育人孜孜不倦的伏案工作。当三尺讲台化作激情而坚定的人生梦想,苏州教育人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匠心耕耘,播种桃李,沉思研磨,深入浅出,于“双减”时期坚守职业本色。
眼下,广大学生已经度过“双减”政策后的第一个寒假。新的学期,新的旅途,新的计划正在破土而出。在这里,有熟悉的校园、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开始。面对新的挑战,为了激励师生一起迎着阳光逐梦,一起为梦想精彩绽放,学校校长们第一时间送上新学期的祝福和期待。
金复耕 苏州市吴中区迎春中学校长
【校长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吴中区迎春中学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导向,落实“3456”行动,不断提升绿色教育质量。
“3”,就是要进一步实施三维融合教育。在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聚力、“双减”课后服务的落实、绿色教育质量的追求的大背景下,我校积极推进“三维融合教育”:一是注重文化精神的滋养,二是注重校本课程的浸润,三是注重特色项目的渗透。同时,不断优化校园生态,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师生共同的书香校园、阳光乐园、绿色家园。
“4”,就是要进一步探索“4+”互动课堂。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我校正在深入探索“4+”互动课堂。“4+”互动课堂有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倡导课堂结构优化;二是倡导班内分类指导;三是讲究当堂有效训练;四是优化学生学法指导。“4+”互动课堂有四个基本环节:预习自学——导学点拨——练习反馈——延伸探究,三个核心节点:课堂自学指导、课堂质疑讨论、课堂拓展探究。具体各门学科都有“+”的自主环节。“+”是一个灵动的环节,可以是环节数量的“+”,理解成教学环节的增加或减少;可以是细节质量的“+”,理解为教育教学价值的加厚、变大。
“5”,就是要进一步优化5类特色课程。我校的阳光体育、艺术教育、劳技教育、航模科技教育、国际教育交流“5类特色课程”要常抓不懈,不断优化。航模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和艺术创生课程实践基地两个课程基地要稳步推进,尽力创优。
“6”,就是要进一步提升6项质量指标。我校一向追求绿色教育质量,其内涵包括安全、规范、绩效、素养、特色、魅力等6个要素。由学校,到班级,到课堂,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对标绿色质量“6要素”来抓实抓细抓好,有效实现学校绿色质量提升,持续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
回味“双减”寒假
人生如长跑,起步忌冲刺,薄发需厚积。如何巩固“双减”成果,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我们也发现苏州很多学校不仅抓牢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出发,还创新探索出各种形式的寒假特色作业,让孩子们收获一个丰富多彩的“双减”假期。
这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使得虎年春节有了独特的意义,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新的体验。放假前,迎春中学通过休业式、班级主题班会《安全过寒假》以及发放《告家长书》《疫情防控安全告家长书》《寒假致全国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为学生寒假生活提供了建议和规划,并友情提醒家长在假期中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希望通过家校共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确保孩子们过一个愉快、充实、有意义的寒假
寒假中,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实践“六个一”:学做一种家务,练习一项技能,参加一次活动,欣赏一个节目,阅读一本好书,创编一份小报。
学校特别鼓励孩子学做家务,主动分担家务,培养热爱劳动与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
书法、舞龙、木刻年画、编织、刺绣等是迎春中学社团课程的组成元素,人人学,人人练,人人传承与弘扬。假期中,学校引导孩子们将社团课的技能延伸到课外,锻炼技能的同时也充当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言人。
学校还倡导孩子们走出家门,体验生活,游览名胜古迹,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或者写副春联,或者包个饺子,或者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新春的祝福……
今年的虎年春节又恰逢北京冬奥会,精彩的春晚、紧张的赛事,既是一场场视听盛宴,又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同时,学校语文教研组和英语教研组分别给学生推荐了好书,让学生把读书变成习惯,让书本充盈假期生活。假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也有许多体验和感悟,有的学生还会利用手中的画笔绘下所见所感,创编一份小报,记录生活中美好的点滴。
统筹策划:李映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