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接地气” 古韵新郭“聚人气”
2021-12-21 18: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鸣悦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为做深做实“党建引领、民主协商、项目运作、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机制,苏州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在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广度、协商深度等方面不断探索,持续开展社区协商民主项目化建设,有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效益。

  新郭社区地处吴门桥街道的西南部,为撤村建居的社区。由于社区成立时间不久,居民自治程度不高,居民骨干的数量不足,居民骨干的能力素质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区高质量服务的需求。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搭建社区共治协商平台、构建多元互助“共同体”,是新郭社区民主协商项目的着眼点。

开放空间搭建平台

协商议事有了“微阵地”

  作为社区的“宣传阵地”,社区将宣传栏竖在辖区醒目的位置,根据居民的建议与需求,确定好宣传栏的定位和特色,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共同办好宣传栏,使其切实起到连接居民的纽带作用。

  一方面,在官庄前南区及石湖桃花源雅筑小区之间安装宣传栏,建立和完善政策宣传、居规民约、法律法规和文明规范的教育宣传,以及生活小常识和科普知识的学习,达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作用;在官庄前南区每个单元门前安装宣传栏,加强楼道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建立线上宣传阵地,建立社区微信、QQ宣传平台,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也使宣传更便捷,一手信息直入居民家庭。

  除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社区还将议事空间从室内搬到室外,接地气,聚人气。根据居民协商结果,在小区主要休闲小广场添置休闲椅,丰富了议事空间形式,满足了居民随时协商议事的诉求,搭建了议事“微阵地”,也方便了居民休闲娱乐,提升了周边环境。

古韵新郭绘文化

今日相邻汇温情

  结合辖区特色,社区继续挖掘保护传承古新郭文化,在官庄前南区的外墙上,将越城遗址、渔庄、天镜阁等历史文化内涵以图画的形式体现。文化墙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也成为居民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成为讲道德、树新风的一道靓丽风景,更好地打造了“古新郭·今相邻”社区服务品牌。

组建自治议事队伍

形成规范协商机制

  经过一年的社区协商民主建设项目的开展,社区初步建立了一支以社区党支部为引领,社区党员和居民积极分子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同时加强社区议事厅建设,整合辖区各类资源主体,楼道长、邻里互助志愿者、物业、辖区商户等多元主体参与协商过程,建设相应协商机制,为居民自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去年为官庄前花园小区电梯安装便民座椅项目,通过普遍征求社区党员居民意见,推动居民共同参与协商,在互惠、互利、互谅的原则下,共同解决社区公共管理难题。“电梯便民座椅既解决了电动车上楼的安全问题,又为残疾人、老人提供了便利,我们举双手赞成。”社区居民钱阿姨表示。徐鸣悦

标签:社区;居民;宣传栏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