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10月31日,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一届高技能大赛暨第三届金鸡湖技能邀请赛决赛拔锚起航。大赛以“技承匠心 能创未来”为主题,通过赛事举办,推动技术革新,传承工匠精神。自7月启动以来,大赛共开启22个赛项,吸引6600多名选手参加,最终2987人进入了决赛。
本次大赛紧跟园区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关注变化,聚焦重点,创新团队赛制,扩展竞赛范围,亮点纷呈。首先,本届大赛有13个赛项首次突破了园区范围,将选手招募范围扩展到了苏州大市范围,有超过30%的选手是来自园区以外的企业职工,这代表着园区技能竞赛在苏州市范围内的影响力更上了一个台阶。本届大赛形式也有创新,大赛设置了7个团体赛项目,要求企业团报,两人一组参赛,企业职工组队的过程也是一个内部技能人才交流和选拔的过程。
本届大赛除了由技能等级认定备案企业协助颁证外,另有7个赛项特别邀请了苏州技师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考核评价和颁证的专业支持,保证比赛公平公正开展。
大赛的奖励机制也有突破。从今年开始,选手经由园区竞赛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后,满足条件的能够以个人名义向园区就管中心申请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赛项的第一名选手可择优申报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外,优秀选手还能获得申报园区五一劳动奖章资格。
“技能人才是支撑苏州制造、苏州创造的重要力量。”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正表示,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1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9万人,均位列全省首位。第44届、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苏州选手取得1金1银1铜1优胜,实现江苏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苏州选手斩获3金3银和7个优胜奖,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一。
朱正强调,苏州工业园区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作为稳定扩大就业、增加职工收入的重要途径,作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取得了较好成效。已建成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4个,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培育金鸡湖工匠20位。今年,园区聚焦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创新开展“项目制培训”, 53.34万从业人中口培养出23.97万人的技能人才队伍,8.9万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园区推动“一区两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园区高技能大赛已成为园区引进和选拔技能人才的一张名片,支撑起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历届大赛中2592人斩获竞赛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152家企业荣膺优秀组织奖,推评产生了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姑苏高技能突出人才等荣誉获得者602人,94人次获得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嘉奖。通过层层推举,在其中四届苏州市状元技能大赛中获得冠军13人次、亚军10人次、季军12人次,五届省状元技能大赛中获得冠军2人次、亚军4人次、季军3人次,国家级职工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1人次。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杨帆表示,园区高度重视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才、产业聚才、赛事优才、生态育才,累计引进和培育技能人才2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9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36.5%,形成一支了以产业需求为基础、以“高精尖缺”为导向的高素质、专业化、全链条技术工人队伍,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