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街道用法治力量守护“最美夕阳红”
2021-10-28 19:39:00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孝老、敬老的良好风尚,让老年人能够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苏州市姑苏区苏锦街道司法所多举措开展司法惠老工作,为辖区老年人撑起法治“守护伞”。

  一是为老年人送上“安全锁”。依托“逢四说法俱乐部”,盘活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之窗”、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聚焦非法集资诈骗、电信诈骗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多发场景,针对老年人迫切希望了解的遗嘱、赡养等法律议题,开展类型丰富、内容充实的各类普法活动。截至目前,辖区针对老年群体需求,共开展了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次,惠及辖区老年人750余人次,有效守护了老年人的财产安全,维护了老年人的家庭和谐稳定。

  二是为老年人织密“保障网”。通过“法治直通车”项目实现“送服务上门”,主动为孤老病残、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法律服务。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每日安排专业律师进行值班,按照“老人优先”的理念,由值班律师为老年人提供代写法律文书、遗嘱制定等各类法律服务,如遭遇无法在现场直接处理的事项,值班律师将上门提供后续服务。切实加强涉老年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以“调解优先”“老年权益优先”为原则,以“三级调解网络”为依托,灵活采取上门调解等措施,快速化解矛盾纠纷。

  三是为老年人搭建“大舞台”。积极吸纳退休老人、退伍老兵等群体进入街道“法律明白人”群体,支持老年群体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社会阅历与协调能力参与社区法治宣传、援法议事、纠纷调解等活动,鼓励老年群体成为法治社区的建设者,打造老年群体“老有所为”的大平台。打造“老班长调解工作室”,由退伍老兵担任调解室的专兼职调解员,老兵们按照“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发挥余热,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引导老年群体参与社区援法议事活动,就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或群众提出的涉及社区事务的重大问题充分听取老年群体的意见,切实提高老年群体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感、对社区建设的获得感。

标签:老年人;老年群体;法治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