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十年代书家精英探寻展(13)提俊丰
2021-10-26 19:5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孙个秦  
1
听新闻


对帖自鉴

□ 提俊丰

  临池学书,贵在得笔。赵松雪云:“用笔千古不易。”董其昌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其八字真言,无等等咒。“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此千古不传语!

  得笔贵能体悟用笔之轻重、疾徐、绞转、折挫,笔之不得,则徒描其形。

明沈周《听蕉记》

  我谓临帖,当临“铁”。今日课字,翌日或数日便还于字帖,则如云烟过眼,终究未落在实处;临帖,需练眼。点画之俯仰、向背、粗细、长短,不能触之于目,行之于手,废纸三千,只落得大概仿佛。愚以为书家临帖当具备两种功夫:一是毫发无遗恨,字字逼古人之精微;二是得形不类而神相通之旨趣。兼备二者则能变通。

  变通贵善思。不思则无惑,无惑则无获。一帖在手,当思当学之旨,不明所旨,徒劳无功。一点既通,再涉其他,日积月累,毫端自丰。

文征明题画诗

  临帖往往心为“形”役,形外需得笔,得笔方有“意”。得“意”而忘“形”,习书之又一境地也。

  周星莲《临池管见》云:“今之讲字学者,初学执笔,便高谈晋、唐,满口羲、献。稍得形模,即欲追踪汉、魏。不但苏、黄、米、蔡不在意中,即欧、虞、褚、薛以上溯羲、献,犹以为不足。真可谓探本穷源,识高于顶者矣。及至写出字来,亦只平平无奇。噫,何弗思之甚也!余亦曾犯此病。初学时,取欧书以定间架,久之字成印板;因爱褚书跌宕,乃学褚书,久之又患过于流走。此皆自己习气,与欧、褚无干。如是者亦有年。嗣后,东涂西抹率意酬应,喜作行草。乃取怀仁所集《圣教》,及《兴福寺断碑》、孙过庭《书谱》学之,对帖时少,挥洒时多,总觉依稀仿佛,无有是处。及阅近世石刻墨迹,颇有入处。再阅同时书家真迹,反觉易于揣摩。而尤难于学步,乃叹自己学问不但远不及古人,且远不及今人。”以此语反观当今之书坛,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潇洒光明联

  当今书家,有十年一剑,抱定一家的笃行者,亦有博涉多优,兼收并取的实践家。展览频仍后的冷静,也使众多书家以古为镜,积极探究。有幸参加国图的2015宋元善拓临摹展。因形制之变化,改横为竖,易小为大,深觉大字难及小字之精微,然又需加之于气势。故大胆落墨,稍施枯笔,尽量近赵字形模,平素视赵字平淡,对赵帖始觉平淡之博大也!

 

文征明题画三首

 

沉下来“突围”

——提俊丰书法艺术再谈

□ 孙个秦

  李可染先生对艺术学习和创新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强调要以最大的力气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并说这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所谓打进去,是指回归传统,深入生活;所谓打出来,是指创新面目,成就自我。古人所说的“与古为徒”可以理解为“打进去”,“与古为新”便是“打出来”。一次打进去、打出来,是一个轮回,一个书法家真正地写出了自我、写成了自我,从而能够“独立苍茫”,不知要经过多少个轮回!

石涛题画

  我不知道俊丰这是打进去、打出来的第几个轮回,但是我却知道,对于俊丰来说,这是一个关键的轮回。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潜,俊丰对传统理解得更深刻,对自我认识得更明晰,对生命精神的外化把握得更稳妥。可以说,俊丰“突围”了!

  我使用“突围”这个词,是经过一番斟酌的。对于一名书法家而言,路子走对了很重要,一直走下去而不僵化更重要。一种面貌(或风格、模式)形成之初,是充满活力的,也是需要固化的。但写着写着,由于自我思维的惯性和外界认可的惯性,极易形成程式化的操作和标签化的认知,再发展下去,往往会导致僵化,僵化则意味着生命力的终结。上等的书家在包围形成之前抢先突围,中等的书家在包围形成之后努力突围,下等的书家在包围形成之后很长的时间内,还在自得其乐。对于这一点,俊丰一直是很警醒的。

《归去来兮辞》节抄

  此番突围,俊丰沉下来做了许多功夫。他像小学生一般,认真地学习国学,把书法放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重新认识和回归。就拿诗词楹联来说,经过刻苦研读和练习,他由最初的一知半解到初得筌蹄,有些楹联已经写得中规中矩并且富有理趣了,他的诗也越来越讲究格律。有一段时间,俊丰深入研习赵孟頫的书法,用以涤荡先前书法中的粗粝之处,他的颇有赵氏风貌的大楷写得雍容清润而又气象峥嵘。他苦心钻研陆柬之的《文赋》,对这件被当今多数学书者漠视的杰作,他细心汲取其端庄、朴厚的内质,化去自己作品中的哪怕如一缕轻烟般的躁气。他还把孙过庭《书谱》当成字典来学,拆成一个个字,拆成一点一画,反复临习,反复咀嚼,显示了他“从头再来”的勇气,他的书法也由此多了许多峻拔刚断的作风。

石涛《峭壁窥月》

  此番突围,俊丰的书法更加凸显其侠气。我和俊丰见面或通电话的时候,常常喊他“少侠”,主要的原因是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他的书法中有一种“侠气”。这种侠气,颇像陆游说的“醉到花残呼马去,聊将侠气压春风”,“漏声不闻看灺烛,侠气未减欺飞觥”。这种侠气,俊丰以前的书法中已露端倪,但似乎被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掩盖、限制了,使人感觉没有挠到痒处,雾里看花不真切。经过近几年的淬炼,俊丰已能“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得法而忘法,如渡河而后弃筏,更加注重直抒胸臆的书写,令人感觉痛快淋漓。或许,这种书写行为的本身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推究其书写的“动力结构”,以前多多少少在力求体现美感,而现在的俊丰,更多地侧重于抒发胸中的“气”,我依然固执地称之为“侠气”。

尚流须奋联

  此番突围,俊丰的书法更多地体现了文人的风骨。几年前看俊丰的书法,如读小杜诗,风流俊赏,豪而艳,宕而丽,但其“底色”更接近小杜近体诗的轻丽,虽时有小杜古体诗的豪健之气,却非主流。如今看俊丰的书法,已经有了些读老杜诗的感觉,因沉郁顿挫而显光芒。俊丰这几年穿插了对篆书、隶书的临习,加强了对高古雄浑之气的吸收,在行笔方式上向张芝《冠军帖》及王献之破体诸帖靠近,在体势上兼取明人浪漫奇诡的连绵大草,终于锻造出点画清劲而苍浑,行笔流畅而老辣,结字宽博而多变,体势自然而跌宕的新风格。这是俊丰近年来务实且悟虚的结果。务实,在此不必赘言;悟虚,则是将所务之实融入心中酝酿,渐化为虚,再以虚入实,从而出新又出新的功夫。文人风骨的可贵之处,在于精神的独立。因为这种风骨,才有了王羲之“坦腹东床”,才有了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才有了苏东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俊丰书法中风骨含量的增加,显现出他在理念和实践上,从对书写自由到精神自由的飞跃。

  当然,俊丰的书法依然是不完美的,我对他的书法还有很多期盼。比如:希望他把书法的根更深地透入传统文化的土壤,希望他对于书法的诸多想法终能汇聚成一个独特的想法,希望他的书法再多一些沉静的意味,希望他在纵情挥洒中再多几分沉雄,还希望他对浓淡枯湿的变化处理更自然些……总之,我期待着出现亦儒亦侠亦仙的独具魅力的提氏书风!

 

  【书家简介】

  提俊丰,1982年生于江苏邳州。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青联委员,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人才优秀青年,江苏省第二期优秀青年文化人才,江苏省青年友好使者,宿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作品获奖】

  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奖;首届“江苏书法奖”;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优秀奖;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三等奖;“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赵孟頫奖”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江苏省第十一届五星工程奖金奖;江苏省第六届青年书法篆刻展金奖;江苏省第八届青年书法篆刻展——“江左风流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作品入展】

  “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第二届兰亭雅集42人展;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第四届草书展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汉字之美”走进俄罗斯、毛里求斯展;韩国艺术殿堂博物馆馆藏中国书法百人展等重要展览30余次。


 

标签:书法;突围;书家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