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志愿捐遗“反哺”社会
2021-09-23 19:3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郭苏丽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各种为老养老服务,目的都是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而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滨河社区的一位67岁的老人吴永佳却在自己临终前还一直想的是自己还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吴老在18年前得了肝硬化,唯一的生存希望就是进行肝脏移植。当时面对疾病带来的各种压力和风险,让吴老的生活陷入低谷。幸运的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吴老就找到了合适的肝源,幸运地活了下来,可以说他是器官捐献的直接受益者。虽然他并不知道捐献人是谁,但他一直怀着感恩的心,他觉得自从肝脏移植后,他就有了一个新的“生日”。更幸运的是,十几年来太湖流域管理局苏州管理局一直和他进行着爱心结对帮扶,这些社会的关怀让他的生活有了新的色彩和希望。怀着一颗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心,他把遗体捐献纳入到自己的人生计划,认为这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归宿”。

  今年4月份,吴老忽然感到浑身疼痛难忍,经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肺癌中晚期。由于吴老的身体已经不再适合化疗等强度大的治疗方式,他自己主动选择了保守的药物治疗。一直到8月中旬,他再次和老伴褚晓霞说起了捐献遗体的想法。褚阿姨因父母也都是遗体捐献者,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因此同意了吴老的想法。更令人感动的是,褚阿姨也决定追随老伴成为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待百年后以这样的方式再和吴老团聚。后来在吴老的催促下,褚阿姨找到社区帮助其准备了《苏州市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器官、角膜)申请登记表》,并于8月下旬办理好了老两口的遗体捐献手续。

  令人痛惜的是,吴老的病情迅速恶化,9月7日晚他突然喘得非常厉害,本想次日一早去就医,但在9月8日凌晨3点左右,吴老还是没能挺过去,离开了人世。依据吴老的遗愿,家人捐献了老人的遗体。滨河社区党委书记陆雅静及工作人员一行9月8日来到吴老家中慰问了吴老的家属。据吴老的女儿回忆,吴老生前就一直教导子孙后代做人要懂得感恩、回馈社会、造福社会,他在身体还安好时就一直是社区志愿者,与社区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也算是老朋友了,感谢社区来送她父亲最后一程。

  据悉,老人的眼角膜将至少可以帮助2个人恢复光明,苏州大学医学院在9月10日上午举行了吴老的遗体告别仪式,感谢吴老对医学研究作出的无私贡献。

  两代人,两对夫妻,四份遗体捐献,这个普通的家庭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延续着他们的无私大爱,展现着平凡人身上的人性光辉。懂得感恩,愿意“反哺”社会与时代,只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才会充满爱与温馨,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也能激励更多人积极面对人生,笑对生活。

(郭苏丽)

标签:遗体捐献;感恩;苏州市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