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平江新城南衔古城文脉之繁华,东西托园区与新区现代经济之蓬勃,北邻新兴相城之发展,是大苏州的交通枢纽核心,千年姑苏的展示窗口。作为保护区、姑苏区的青年干部,如何做优做实做亮平江新城这个窗口,让新城更好地支撑古城保护与发展,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做优沪苏协同之窗
交通优势是平江新城最大的比较优势,如何发挥“沪苏协同效应”,承接上海发展“溢出效应”,是每个新城干部的必修课。因此,“三项协同”必不可少。
一是基础配套协同。依托火车站、苏汽集团,为往返沪苏两地的企业家提供购票、候车、接送等服务;联合中国电信,架设直通上海的光纤专线和专用机房,搭建5G信息直通车。
二是产业发展协同。对接上海电竞协会,引入“全国电竞精英挑战赛”,打造游戏人才培养基地;携手协苏产业园,建立长三角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复襄公社,共建产学研创新载体。
三是社会服务协同。支持上海复星集团建设“智慧蜂巢”康养综合体,打造幸福长者公寓和二级康复专科医院;引入复星“蜂邻”品牌,共同打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培育“医疗健康+养老”新业态。
做优功能服务之窗
平江新城开发建设的初衷就是缓解古城压力、赋能古城发展,因此新城要在承接古城功能转移,支撑古城全面振兴方面再花力气。
一是做好古城的“景观窗口”。完成苏站路绿化景观提升,通过“一路一树一景”打造绿化特色道路。启动前塘河提档升级改造,打造2.8公里生态绿色长廊,让游客“下车见绿”,市民“出门进园”。
二是做好古城的“交通枢纽”。重点推进城北路改造通车,加快桐泾路北延进程,梳理畅通广济路、人民路等重要交通干道,启动平海路P+R停车场项目,缓解苏大附一院总院周边交通。
三是做好古城的“功能配套”。承接古城医疗、教育、办公等非核心功能转移,提供优质安置房源;为古城文化旅游提供大型餐饮、酒店宾馆、停车换乘等必要的功能配套。
做亮文化展示之窗
平江新城作为了解姑苏,了解苏州的“第一窗口”,理应承担起新时期姑苏文化客厅的使命责任。
一是利用火车站、汽车站,争抢展示古城的“第一时间”,强化窗口地区精细管理,为游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配合汽车北站改造提升,利用好运河有声图书馆的文化载体,打造集散换乘、旅游服务、文化宣传的“第一站”。
二是以闲置文化资源、过剩商业空间和废弃工业厂房等为载体,点亮远离居住密集区、集纳不同领域先锋潮牌的“新兴潮流胜地”,引入电子竞技活动和潮流文化活动,让年轻人实现一站式“网红打卡”。
三是利用平江新城的空间资源,打造一台既能反映姑苏文化特色,又能促进旅游、刺激消费、带动夜经济的大型商业演出。在宣扬好本地风土人情的同时,推动文旅产业和夜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为姑苏发展做什么”思想大讨论活动号召每一名姑苏干部以“我”为主,既要敢想,更要敢做。而敢想敢做,正是我们年轻干部最宝贵的特征与品质。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更应该为姑苏区的发展出谋划策,想出更多的金点子,用实际行动为擦亮保护区的金字招牌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