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减量化,号召青少年增强垃圾分类意识,争做垃圾分类小专家。在2021迎新送福之际,苏州市胥江中心小学校的同学们在假期中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极具意义的“垃圾分类我先行”实践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通过绘制手抄报、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变废为宝手工艺品制作展示、垃圾分类投放小游戏、制作垃圾分类标识、实践分类等不同形式,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感受垃圾分类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性,增强规范投放垃圾意识,纠正垃圾乱扔的不良行为,从而不断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在垃圾投放小游戏环节,同学们给垃圾进行细致分类并充分再生利用可回收资源。有的同学环保意识强,具有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注重收集居家生活中产生的可回收垃圾,并能对可回收垃圾进一步整理归类,然后统一分类投放到社区垃圾桶。这样更有效促进后期垃圾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如何引导孩子们有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直是苏州市胥江中心小学的老师们所思考的事。由于青少年特定的年龄特点,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心灵手巧,并能在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中进一步激活垃圾分类的体验方式。今年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都忙着准备年货,吃团圆饭,随之而来的是日产垃圾量比平日更多,尤其是一次性餐具、塑料包装袋、纸张等垃圾的增量最为明显。为了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发起的“垃圾分类我先行”的活动中,同学们从自己做起,用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提前做好分类准备。有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手工制作了有趣的提示标语和垃圾分类盒,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垃圾分类对身边环境带来的改变;在与家长的亲子互动中活跃家庭气氛。父母还可以将家中垃圾分类的任务全权交由孩子负责,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垃圾分类既利于当下,更利于未来。从知识普及到分类投放,苏州市胥江中心小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强化教育能力,借助各种资源平台,寒假期间共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吸引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形成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环保氛围。 周冰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