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去年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起来。在姑苏区金阊街道金夏社区,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身体力行,投注热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推垃圾分类工作,他们就是金夏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
倪彩英是金夏社区招募的第一位垃圾分类志愿者。去年6月中旬,三元二村全面进行垃圾分类三定一督模式,倪彩英主动报名,参加了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培训,自己学会之后还向周边邻居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帮助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蓝色桶是其它垃圾,厨余垃圾要先倒在厨余垃圾分拣器内分拣,之后再倒入厨余垃圾桶……”一些居民过了时间点没地方扔垃圾,就会随便扔在垃圾房旁的地上,导致环境脏乱不堪。倪彩英每次都会早到20分钟,开门后将垃圾亭门口的垃圾包分类放入垃圾桶,清理周围环境,结束前将分拣器清理干净,洗手桶中的水打满后才回家。
一说到志愿者罗桂英,大家都会想到她爽朗的笑声。退休之后,她就来到居委会,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她说:“现在我退休了,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小区志愿服务了!”金夏社区共有11个垃圾亭点位,最远要属位于新元二村内的垃圾亭点位,由于距离较远,还要过一条马路,十分不便。罗阿姨总是笑呵呵地说:“如果点位缺人了你们告诉我,只要我有空一定参加!”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时碰到其他志愿者正巧没空参加,在群里喊一声,她总是积极响应。每天到了垃圾投放点上,总会发现许多零星的垃圾散落在垃圾亭外,罗阿姨总是毫无抱怨地将垃圾收拾干净,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去年6月底,金夏第一党支部承包了社区40幢东侧的一个垃圾亭点位,袁翠娥作为一支部的党员,义不容辞地加入到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因为要照顾年迈的母亲,袁翠娥大多时间要住在位于新庄的房子内,虽然有点远,但是不管刮风下雨,只要袁翠娥值班,她总是会早早来到垃圾亭点位上,做好开门前的准备工作。看到急着上班的年轻人,或年纪大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袁翠娥总是一把接过垃圾,主动帮居民弄破袋子,做好垃圾分类投放。袁翠娥总是对大家说:“我既然选择了要做垃圾分类志愿者,那就一定要做好。我是一名党员,更要带头先行,做群众的榜样!”
自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以来,金夏社区居委会的志愿者、楼组长、网格员、党员等纷纷加入到垃圾分类工作队伍中。如今,金夏社区的11个垃圾分类点位上共有40余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