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良性发展的基础。
今年,苏州市提出“营商环境政策3.0版”,吴江区也提出优化营商环境“1+N+X”的“连环招”。国网苏州市吴江区供电公司秉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推动各项“惠企”“助企”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多措并举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用高质量和生态绿色引擎助推吴江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真举措”换来“真便利”
9月5日,家住吴江开发区(同里镇)的邱先生通过“网上国网”APP发起了一条低压非居民新装申请,吴江区供电公司同里供电所接收到用户的申请后,第一时间核实用户所上传的资料,通过电话与用户约定当天上门查勘。中午时分,该所工作人员赶到邱先生所在的苏州吴江区富荣绿色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查勘,并当场答复方案。两天后,施工完成,工作人员开具验收合格单并完成装表送电,实现了小微企业客户报装接电“一站式受理”、“一次都不跑”的优质供电服务。
目前,在吴江,不仅市民体验到各项用电业务变快了、变简单了,更多的企业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服务指导更专业、服务速度更超前。对此,台表科技(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建筑总包商王雪峰印象深刻。
该企业主要生产薄膜式液晶显示器模组等产品,原有供电容量11030千伏安,由10千伏金龙线供电。因产品供不应求、订单足,今年7月中旬,便向吴江区供电公司提出需增容4000千伏安的请求。吴江区供电公司迅速行动,指派专人主动上门对接,详细了解投产计划、生产规模和用电需求,反复沟通并经现场勘察,确定了增加一回10千伏云经线、再进行负荷分割,使两条线路负荷均衡的供电方案,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仅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增容工作。“这个速度堪比‘特快列车’啊,因为排一次停电计划就要3个月的时间,真的没想不到供电公司这么为我们生产着想。”王雪峰表示,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优质的服务。
吴江供电的倾情付出换来了优越的电力营商环境。据统计,1至8月,该公司高压10千伏客户和低压400伏非居民客户平均办电时间同比分别压减46.5%和40.1%,大大缩短客户接电和用电时间。
带电作业服务“不断电”
9月3日,在吴江经济开发区益和路东弘药业的厂房内,生产设备正在轰隆隆地运转,厂房外,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柴伟良、傅心云等23名带电作业人员正在忙碌着,这是吴江区10千伏明山线带电作业现场。当天,经过7小时的作业,柴伟良、傅心云等人顺利完成10千伏明山线8-3-2号至8-3-6号架空线路入地及8-3-4号用户迁移工作。
“接到客户迁改的申请需求后,公司决定采取带电作业的方式,确保不影响企业生产和沿线100多户居民的生活用电。”吴江区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副主任戴兵兵说。当天采用不停电作业方式,相较传统的停电作业,共减少停电时户数175户·时,实现多供电量14060千瓦时。
享受这样“待遇”的,东弘不会是第一个。今年5月,吴江区人民政府与牧原实业有限公司开展了“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的合作签约。吴江牧原生猪养殖项目是省政府重点实事民生工程,届时将采用行业内最先进的智能化养殖工艺设计,从饲料高温灭菌、管链密闭输送、饮水彻底消毒、新风高效过滤、通风智能精准、出风灭菌除臭到智能装备应用,实现对猪群全方位把控,用电需求大、要求高。
7月10日,吴江区供电公司得知11月上旬乳猪进场的计划后,第一时间主动与区政府及牧原集团的相关人员进行对接,精心服务企业,在项目规划阶段,就提前参与基建临时用电方案的编制,主动协助企业办理用电手续。在因汛情无法线路停电的情况下,主动与用户协商调整供电方案——实施带电作业,协助用户基建用电顺利通电。
为更好地服务重点项目和企业生产,吴江区供电公司合理制定停电计划,坚持能带不停、一停多用,力争少停电、短停电、不停电,促进客户早用电、多用电。今年以来,吴江区供电公司开展带电作业279次,减少停电1.72万户·时,增加供电量180万千瓦时,为居民正常生活用电和企业复工复产用电提供有力保障。
电能替代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以前我们给地板烘干的环节用的是生物质锅炉,又是明火又是烟尘。后来,经过供电公司上门介绍才知道固体蓄热技术,一个月后我们就敲定了新方案。”9月1日,位于吴江区桃源镇梵香工业区的苏州大卫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卫说,“疫情防控期间,固体蓄热装置不需要派人派车运输生物质燃料,也不需要安排专人添加物料,避免了车辆进出通行和不必要的人员接触,公司的同事们都说这个新设备买得太值了。”
蒋卫感慨,2018年时,他还在为生物质炉仍有少量气体和固体废物排放不符合环保新要求一筹莫展,没想到吴江区供电公司营销部了解情况后,会同桃源供电所主动上门了解生产和用电情况,并结合实际,在不改变原生产线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固体蓄热机组进行替代的建议。
如今,这台1160千瓦的谷电固体蓄热机组,通过在谷电时段蓄热,白天峰电、平电时段释放热能的方式进行地板烘干,不仅每年为大卫木业减少400多吨生物质燃料的消耗,每日减少费用支出1613元,而且因为设备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2019年12月,该企业高端家具制造车间还捧回了2019年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奖牌。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直观。“供电公司的服务意识很强,甘当‘电小二’,把企业家当做自家人,把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当做分内事。”蒋卫坦言,如果当时没走这一步棋,企业也没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我们除了已完成横扇地区煤锅(窑)炉电改造和同里的全电街区建设、一公里充电圈等项目外,还在学校食堂、粮食烘干等领域积极推广电能替代,助推绿色发展。”该公司营销部党支部副书记杨奕彬表示,该公司电能替代涉及领域广,今年以来,累计完成电能替代项目89个,新增替代电量达4.3亿千瓦时。(黄飞英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