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破产审判是人民法院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司法手段,在优化营商环境、化解群体性纠纷、挽救价值企业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破”困局、“产”新机,进一步提升破产审判质效,崇川法院金融庭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严格落实三级分类管理法,按照简易、一般、复杂三项标准梳理在审案件,并于2023年2月8日下午针对疑难复杂破产案件召开新年首场管理人例会,力求在新的一年啃下“硬骨头”。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张达军,金融庭庭长陈五建、副庭长肖红波及部分破产企业管理人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破产企业管理人总结汇报了近年来的履职情况,并对当前工作推进障碍进行了条目式列举。破产审判团队从资产管理、债权认定、宣告破产等方面为管理人前期履职情况“查漏补缺”,并围绕购房户优先权的认定标准、税务债权的申报与处置、破产和解及重整可能性的论证等问题与管理人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结合问题处置难易程度明确工作规划、制定初步结案计划。
张达军表示,疑难复杂破产案件的处置能力是一个地区法治营商环境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必须将该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稳、做新。一是要把“稳”字放在破产审判工作的首位,时刻保有维稳敏锐度和大局观念,依法妥善化解群体性纠纷,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发挥破产制度公平受偿、护航经济的作用;二是要把“合”字落实到破产审判工作的方方面面,突出府院联动、管理人例会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法院与政府、审判团队与管理人的协同合作,让工作机制更有“韧性”;三是要把“活”字作为破产审判工作的“突破口”,善于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法律的框架下探索破产处置创新举措,实现破解难题与打造案例“双丰收”;四是要把“速”字作为破产审判工作的重要指标,紧盯两年以上未结破产案件的审理时限,通过完善机制、加强指导、落实考核等方式提升管理人工作的执行力,力争在2023年清结所有长期未结破产案件。
近年来,金融庭“五度”发力,打造破产审判“崇川品牌”。2022年审结破产清算案件347件,结案率达94.29%,同比增长61.56%,办理破产工作位居全市第二,较去年跃升两个位次。2023年,金融庭将以“归零”的心态起跑,继续对破产处置工作“提档升级”,严格落实分级审理制度和“4+2”结案标准,进一步优化府院联动专项协调机制,为辖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陶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