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贲腾)4月10日晚6点,南通崇川中沙社区中南世纪花城三期的防护服二脱区外,卸掉“大白”外衣的钱佳怡露出了稚嫩清秀的面庞。这个18岁的小姑娘在核酸采样组、秩序维护组连续志愿服务四天,每天服务8-10小时,已经成了三期居民的“老熟人”。
钱佳怡是一名高二学生,正处于学业紧要关头,但看到不断升级的疫情防控形势,她再也坐不住了。钱佳怡说,爷爷奶奶都是医护工作者,自己从小就明白医者的艰辛和伟大,这次疫情来到自己小区,说什么也不能坐视不管。
父母起初并不同意,小钱拿出“撒手锏”,开启软磨硬泡模式,对父亲实施“精准打击”。“从小教育她要有社会责任感,孩子既然已下定决心,与其阻拦,不如支持,将战疫历练当作孩子的‘18岁成年礼’。”经过多轮“和谈”,钱佳怡和父亲终于做通了母亲的思想工作。
如何当好志愿者?小钱在家“做足功课”。她还排出时间表,制定学习计划,提高效率,将对学习的影响降到最小。
功夫不负有心人,钱佳怡如愿走上志愿服务一线。看着白天忙了一身汗,晚上还挑灯夜读的女儿,父母也倍感欣慰自豪,“女儿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