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出靓丽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单
2022-08-16 14:5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姣姣  
1
听新闻

  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经过多年的努力,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已成为江苏鲜亮的文明底色。8月16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文明办副主任公永刚就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进行介绍。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研究出台我省行动方案,全面推进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运用媒体报道、公益广告、文艺作品、道德讲堂、基层巡讲、交流活动等方式倡导主流价值。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举办了“砥砺奋进的江苏”大型主题图片展、“筑梦伟大时代 共创美好生活”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等主题展览,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常态化开展烈士纪念日敬献花篮、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重大节庆日升国旗等仪式感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开学第一课”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不断激发爱国热情、凝聚道德力量。

  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城乡社区、文明行业建成4万多个道德讲堂,成为理论宣讲、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强化典型示范带动,深化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学习宣传,我省先后涌现了以“人民楷模”王继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

  深入推进社会道德实践

  深化“文明江苏”志愿服务行动,广泛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体育健身、科技科普、扶贫帮困、疫情防控、文明倡导、大型赛会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更好地走进基层、服务群众。

  全省组织举办了六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149个典型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14人获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15个单位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入选总数位居全国前列。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所有县(市、区)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覆盖、文明实践基地(点)拓展延伸的阵地网络,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在办实事解难题中暖人心聚民心。

  持续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观赛。持续深化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推进“文明礼仪进万家”系列活动。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

  坚持为民育民、共建共享,持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已创成29个全国文明城市、273个全国文明村镇、396个全国文明单位、35所全国文明校园、37户全国文明家庭,总数均居全国前列。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积极推广“马庄经验”。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有效治理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21年,全省社会文明程度指数达到90.43。

  出台地方性保障法规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江苏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立法修法规划,先后制定和修订了《江苏省志愿服务条例》《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10余项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相关地方性法规,全省所有设区市都制定实施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加强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整治,持续深化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营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促进各类创建“扩量提质”,确保江苏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力争到2025年再创成一批设区市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占比达60%以上,省级文明乡镇占比达到50%以上,设区市级和县级文明村占比分别达到50%、70%以上。不断健全完善创建常态长效机制,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出一批叫响全国的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姣姣

标签:文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责编: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