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资源共享“一网统管” 南京7.8万个临时泊位全部联网
2022-05-25 21:0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1
听新闻

  飞盘运动仿佛在一夜间走红。

  飞盘运动为何让年轻人如此着迷?日前,记者采访了南京一家成立较早的飞盘俱乐部创始人张超,从南京飞盘俱乐部风靡的起点,探寻飞盘的魅力。

  飞盘,一种投掷盘型器具的运动,主要流行于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后院”,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90年代末期,首次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在上海一些大学校园的中外学生群体中得到推广。

  飞盘正式告别小众运动身份是在去年。

  2021年10月的《脱口秀大会》上,脱口秀演员小北以飞盘运动做调侃段子,其中一句“飞盘这项运动让我明白,玩狗,不如当狗”让飞盘迅速火出了圈。之后,随着诸多影视明星在综艺节目中体验飞盘,这一运动的吸引力被进一步放大,并在“小红书”平台获得暴增的流量。

  南京梧桐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张超,正是浏览“小红书”时发现了这一新奇的运动。

  张超在微博上连续发了几条询问:南京有没有一起玩飞盘的朋友?随着她的发起,十几个有缘人在线上聚集到了一起。在群聊中,经过一位来自北京的飞盘教练的简单培训后,他们一起去玄武湖公园体验了一把飞盘运动。

  “那是我人生特殊的一刻。”张超如此形容她的第一次飞盘体验。

  她说,真正玩起来跟预想还是有差别的,“起初,我以为它就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项狗狗玩的运动,抓住时机接住飞盘就可以了。实际上整个过程中需要一直跑来跑去,自由畅快,你也说不清楚自己在玩什么,但就是玩得很开心!”

  张超说:“如果没有接触飞盘,我这辈子可能不会迷恋上什么运动。”之前尝试过游泳、篮球、足球等各种运动的张超没有将任何一项运动坚持下去。

  当天一起玩飞盘的十几个人兴趣相投、一拍即合,成立了梧桐飞盘俱乐部。成员发挥各自专长,运营推广、培训、做阶段规划……令他们意外的是,队伍扩张得非常快,每天俱乐部的人数都成百增长。“我们很兴奋,南京终于能玩飞盘了。”

  梧桐飞盘俱乐部的三个微信群总人数现达1300余人。除了内部培训,俱乐部每周对外推出3场左右活动,按照运动等级设有新人场和进阶场,此外还会设置周赛、月赛、不同区域联赛等。张超说,有的盘友来参加活动时会在现场飞无人机,有的会带来设备摄影摄像,大家自发地互相拍照,满足彼此对这场新潮体验的分享欲。

  张超告诉记者,俱乐部成员年龄在25岁至34岁之间,其中女性占比近70%,“大部分人都是希望下班后能够跟朋友玩一玩。”随着队伍由初玩训练渐渐走向专业化,男性在进阶队中的占比会更高。

  俱乐部的成员大多是朋友拉朋友,这个队伍日渐庞大。如今,飞盘的种子遍撒南京,八九家飞盘俱乐部雨后春笋式涌现,它们或来自梧桐飞盘俱乐部的训练成员,或出自本地的专业玩者。但“梧桐”一直是成员最多的飞盘俱乐部。

  谈到飞盘的吸引力所在,张超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它是一个上手比较快的运动,而且对女生比较友好。新人拿到盘体验上两小时,就能快速爱上这项运动。”

  (记者 张雅倩)

标签:飞盘;俱乐部;梧桐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