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干净整洁上档次,大大方便了我们这些附近居民,这是政府为民办的大实事、大好事……”住在南京市秦淮区五十五所西华门宿舍区的居民颜莉娅在接受采访时对西华门遗址广场内的公厕由衷点赞。
公厕是城市文明的标尺,是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南京新近公布的“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明确,今年将新改建城乡公厕60座,进一步优化公厕布局,提升城市基础服务能力。4月12日,记者从南京市城管局获悉,今年新改建的60座公厕目前均已完成选址,部分项目已经启动建悉。60座新改建公厕中,28座是城镇公厕,32座分布在南京农村地区。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西华门遗址广场附近有御道街、五十五所西华门宿舍区等小区,每天尤其是早晚时段,广场人流量较大,“此前公园管理处的内部厕所,面积只有10平方米,各设了男女一个蹲坑,因不符合对外公厕开放标准,仅供公园养护管理人员使用。管理处上班期间,居民可借用该厕所下班,下班后,市民需要到一公里外的公厕,极大地影响了市民广场休闲的体验感。”秦淮区城管局环卫科魏臻介绍,呼应市民需求,做好民生实事,该区与公园养护单位安城集团沟通协调,将公园管理处内部厕所进行24小时开放,同时进行提档升级。
记者了解到,改建后的西华门遗址广场公厕面积较之前相比翻了7倍多,达到75.6平方米,配备了男女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工具间及管理间。为更好提高公厕环境,厕间还配备了香薰机、烘手器及扶手等。在满足日常管养要求的同时,在眼下的疫情防控要求下,公厕管理人员每天都会对公厕内外进行仔细消杀,其中,洗手池、便池、地面、墙壁每日消杀5次。
推动公厕革命,南京近年来持续发力。以秦淮区为例,该区仅去年就完成了13座公厕的新改建,同时动员了30座社会公厕加入开放联盟。今年,该区还将新改建9座公厕,同时动员10座社会公厕加入开放联盟。
南京市城管局设施建设管理处三级主任科员张峻华介绍,南京市2017年启动公厕革命以来,已累计新改建城镇公厕1160座,其中一类公厕220座,二类公厕940座;新建了194座,改建了966座。今年南京市新改建城乡公厕60座,其中新改建的城镇公厕共有28座,农村公厕32座,目前均已完成选址。在城镇公厕新改建中,将在车站、停车场、游园绿地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段补建一批公厕,例如玄武区仙居雅苑停车场公厕、建邺区云锦路地铁站公厕等;出新改造一批使用量较多的公厕,提升设施水平,例如南京站南广场负一层公厕、秦淮区武定农贸市场公厕等。
小厕所,大民生。南京在推动公厕新改建的同时也在2020年推动社会厕所加放开放联盟。前两年,累计902座社会厕所加入开放联盟,今年还将推动120座社会厕所加入。 记者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