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关系着市民幸福感。2021年江北新区启动20条背街小巷整治出新工作,打造丽岛路、丽华路、启学巷3条精品街巷,着力推动城市品质大提升。12月15日,南京市城治办公众联络处、评审专家、市区街三级公众委员及居民代表齐聚江北新区,对丽岛路、丽华路公众参与特色街巷打造成果进行实地考评。
实地考评
丽岛路和丽华路始建于2008年,位于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柳洲社区,其中丽岛路起于柳园路,止于大桥北路,道路全长1600米;丽华路起于高新南路,止于丽岛路,道路全长662.26米。周边有大型小区、中小学、商业中心等重要社会服务机构,辐射人口约5万人。
丽岛路和丽华路的改造出新项目运用“起承转合”的设计理念,改造内容主要包含建筑立面出新、商铺整治、商铺前地面改造、人行道出新、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位、路灯、景观小品、围墙出新等,旨在打造利民便民、美观整洁的特色商业街,让背街小巷成为老百姓家门前的一道风景线。
统一规范的店招店牌、整齐有序的停车位、充满活力的生态街景……丽岛路、丽华路特色街巷正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处处彰显的以人为本理念,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细细品读。
特色街巷改造中,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把群众的需求和满意作为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多次组织座谈会、观摩活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回应群众期待,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融入街巷改造规划,让背街小巷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风景线。
停车设施整治后
专家评审
座谈交流会上,泰山街道就丽岛路和丽华路打造过程及精细化管理方面做了详细汇报。评审专家、公众委员及居民代表对项目进行全面评定,并就完善特色街巷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等建言献策。
南京市城治办公众联络处处长刘晓丽对综合行政执法局背街小巷整治出新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并就特色街巷硬件设施建设、长效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期待。
综合行政执法党工委委员、执法总队总队长张春晓表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进一步推进城市治理“标准化”,加强特色街巷常态、长效化管理,促进城市功能品质和城市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细微处着手,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坚持与民携手,共建美丽宜居新主城。
孔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