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见习记者 张雅倩)笔如风云气如虹,积健为雄见此翁。11月27日,“唯实——武中奇书法艺术研讨”在紧邻南京艺术学院的海棠艺术馆举行。现场展出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归”“朝天宫”“中山陵”“明孝陵”“新时期总任务”等书法、金石作品。
本次展览展出书法家武中奇的部分日常手稿、拓印作品,以学术研讨为核心,回味、纪念武中奇老人传奇的笔墨人生和革命经历,为后人书法的撰写提供思考和启迪。展览由武中奇孙女武林女士亲自策展。
“一进门映入眼帘一个‘归’字,有时候我们不要走得那么快,只有真正做到‘归’,才有能力走得更远。”一位观展嘉宾在现场有感而发。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发来的贺词中表示:“武老的书法充满阳刚之气、刚正不阿之风,正是当下宏扬正气之时最需要的书法艺术精神。正如武老生前所说——我的书法是为我们的民族、为人民服务的!”
在研讨会上,左庄伟、刘梵天、赵绪成、章剑华、刘灿铭、俞明、赵启斌、崔见、樊波、刘筱等嘉宾、专家分别围绕书法、美学、美术史的角度以及武老书法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等方面发言,为武中奇书法艺术作品未来的研究和传播提出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家左庄伟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他告诉记者,武派书艺所代表的书体深厚沉稳、挺拔苍劲,壮健的形式美和它所蕴涵的内在力量、气质、神韵的精神美,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需要,所以武派书体是民族的、人民的艺术。
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赵启斌认为,武中奇是从20世纪大革命浪潮和救亡图存时代走出来的书法家,骨子里充分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气质,有着革命的血性和红色基因。武中奇将其特定的革命经历、精神体验和生命感受融进了他的书法艺术之中,所以才有如此风格面貌的书法艺术的诞生。
本次展览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国画院主办,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海棠艺术馆承办,展览将持续到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