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据统计,南京主城六区有3000多条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它们的靓丽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秩序和居民生活质量。作为主城旧小区集中的秦淮,今年对全区343条背街小巷进行了升级,按照爱国教育、历史文化、景区窗口、烟火气息四个类别,选取其中13个片区50条街巷进行精品化改造。
秦淮区的慧园街和锦绣坊位列其中,两条街巷相邻,均位于知名景区夫子庙的北侧,沿街共有 88 家商户,其中 35 家餐饮店,不少美食老店汇集成了“网红美食一条街”。
洪武路街道综合执法局四级主办朱翰宇介绍,在集中整治之前,这里也面临着商户倚门出摊、油污噪音以及非机动车乱停放等问题。今年,秦淮区洪武路街道推进包括慧园街、锦绣坊等在内的 4 条精品街巷工作,对两条街巷 88 家商户发放“门前三包”管理信息公示牌,并分级打分;组织对街道进行“洗地式”清理,抓好卫生清扫及相关市容秩序维护;并做好日常巡查工作。
秦淮区 343 条背街小巷按照“两步走”进度安排,9 月 25 日之前完成包括火瓦巷、船板巷、琵琶巷、扫帚巷、堆草巷、苏家桥路等50条精品街巷打造,9月30日前剩余的293 条街巷全部达到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按照“干净、有序、安全、文明、文化"的要求,将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与道路街巷细化管理要求结合。
在具体管理机制上,建立“1+10“管理体系,其中"1"是街巷长,也是各条街巷的第一责任人,"10"是每条街巷配备的专管队伍,包括综合执法类、综合养护类、社区管理”三类十员”,共同抓好街巷整治工作。
南京市城管局市容处副处长彭卫兵透露,今年年底前,南京将打造 230 条精品街巷,让老百姓家门口的道路“路更平”“景更美”。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