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正月十五闹元宵,总能让人想起这首熟悉的民谣。元宵节到来,在这个喜庆的日子,怎么能少得了一碗预示来年团团圆圆又热腾腾的汤圆?
汤圆虽好,切莫贪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主任医师给出吃“糯”提示。
汤圆到底该吃多少颗?
目前,市面上看到的汤圆大致有三种规格。一种是非常迷你的小元宵,未煮前只有黄豆大小,这种小元宵其实是糯米粉做的,相当于一个主食,里面不含其他馅料。因此,一个成年人可吃十几颗至20颗。还有一种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规格,比核桃稍微小一点,里面是芝麻、果酱或肉类等馅料,以食用6-8颗为宜。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兵乓球大小的元宵,馅料以猪油芝麻为主,脂肪与糖分含量高,热量也非常高,因此建议正常人食用1-2颗为宜,不要一次性食用太多。如果存在高血糖、高血脂或其他消化道问题,即使在元宵节,建议大家也只是尝一尝,最多吃一个或者四分之一个。
营养专家给出吃“糯”提示
充分咀嚼。尤其是消化能力弱的人吃汤圆,一定要细嚼慢咽。无论是吃大汤圆还是小汤圆,建议充分咀嚼30-40下,让食物在口腔里充分“分解”后再下咽,有利于减少胃肠的负担。
小口食用。在临床上,也有遇到老人大口吃汤圆造成窒息的情况,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生命。因此,在吃汤圆的时候,尤其是吃大如乒乓球的元宵时,建议小口进食。
注意“烫口”。食用汤圆应注意馅料“烫口”,慢慢享用,以免热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过烫的食物容易损伤口腔及食管黏膜,如果长期让黏膜处于受损伤的状态,容易诱发黏膜相关的癌前病变。另外,儿童的黏膜更加细嫩,吃汤圆时建议稍微凉会儿再食用。
特殊人群别贪吃。汤圆的原料主要是糯米和糖,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对于小孩、老人,以及有胃肠基础疾病患者,肝病、急慢性胰腺炎患者,胆囊疾病患者来说,千万不可贪嘴,应避免吃汤圆。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仲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