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街道“幼有所育”迈新步:让孩子们有园上、上好园
2020-12-14 20:05: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人生百年,利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法治理无证园,保障学前儿童教育权益,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近年来江北新区沿江街道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

由于历史原因,沿江街道幼儿园学位不足,无证园存在市场需求,通过前期排查,街道范围内共有35所无证园,在园儿童约3200名。无证园无幼儿园办学资格,环境差、师资不齐,存在各类安全隐患,根据市、新区要求,2020年底必须关停所有无证园。为迅速补齐民生短板,落实此项民生工作,街道积极协调,主动作为,保证无证园分流儿童有学可上,扩增教室数、学位数,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园协调审批惠民园,解决当前政府办学不足问题。

加快推进公办园工程建设,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综合治理工作,营造幼儿教育放心环境……在切实保障幼儿健康和安全上,沿江街道不遗余力。街道明确无证园治理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属地负责、疏堵结合、依法依规、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不符合条件的幼儿园予以关停,截至11月底,沿江街道辖区内的35所无证园已关停34所,分流无证园在园幼儿3000多名。去年和今年,沿江新建和在建公办幼儿园达到15家,新增学位约6300个,今年秋季共30所幼儿园开园,其中公办园12所、普惠园16所,民办园2所,在公办和普惠园就读的儿童约1.2万人,公办普惠率提升至94.6%。

12月14日早晨,街道各部门联动,对辖区内仅剩的唯一一家无证幼儿园,位于天润城1-4街区的小糖豆育儿园进行现场取缔关停。在关停现场,街道多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办公,为尚未分流的幼儿进行现场安置,当场解决入学和学籍问题。据沿江街道社会事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新区管委会领导、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和交通局多次实地查看,该园没有办学许可证,属非法办学;无幼儿室外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幼儿园办园条件且不具备整改的条件;无消防备案许可和食品卫生许可证,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无办学资质的情况下,该园负责人非法招收近150名3-6岁幼儿开展学前教学活动,在园幼儿的安全和健康难以保障。前期,街道社会事业办工作人员,京新社区社工和网格员采取白天设点宣传、晚上上门劝导的方式,努力做好做通家长工作,鼓励家长将孩子转至正规幼儿园就读。同时通过横幅、展板,发送短信和致家长的公开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学前教育政策,告知无证办园的危害性,同时安排附近的6个公办和惠民幼儿园合计拿出学位数289个,分流在园幼儿。“无证幼儿园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标准,管理人员、师资队伍不符合要求,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都存在安全隐患,随时危及孩子的人身健康安全。所以,对于无证幼儿园必须治理,不能放纵。”社会事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原则就是让每个孩子幼有善育,学有优教。”

一直以来,沿江街道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大教育保障力度。去年一年,协调学前教育用地近3万平方米,新建交付幼儿园6所,在建幼儿教育工程8所,投资金额近2亿元,今年全力协助符合条件的民办园审批为惠民园,解决当前政府办学不足问题,一年不到的时间内,13所民办园转为惠民园。如今,公办园和惠民园的高覆盖率解决了学前教育短缺,也提高了普惠率。随着新市民不断增多、适龄幼儿不断增长,2021年,沿江街道在建幼儿园9所,力争将公办率提升至50%以上,以满足幼儿入园需要。

据了解,当天关停取缔的小糖豆育儿园也是江北新区最后一所无证幼儿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家长选择合法合规的办学机构,加大巡查力度,做好日常监督,决不让辖区内无证幼儿园再次复学办园,确保在辖区范围内彻底消除无证幼儿园,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街道也将逐步吸引学前教育的优秀师资力量投身幼儿教育工作,尽快打造“一园一特色”、创建一批省优质园,争取街道公办园“质”与“量”双提升,让孩子们都能有园上,也能上好园。

通讯员 任隽媛 张露

标签:幼儿园;沿江街道;幼儿
责编: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