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连云港市一民警帮助徐州市一居民办理身份证时,发现该居民是个失踪人员。当场细问一番过后,民警很快弄清,该居民数年前与家人因琐事发生矛盾,继而赌气离家。经民警6小时的联络沟通,该居民与家人团圆。
发现登记在册的“失联”人员
2月14日9时许,徐州市民苗勇走进海州公安分局浦西派出所户口大厅,说要申办身份证,户籍警当即让他提供姓名、户籍地址等信息。因为不识字,苗勇有点难为情。
“不要紧,我来帮你。”苗勇的老熟人辖区民警于镇嘉一边微笑着掏出手机询问,一边用公安“指搜”APP查询苗勇身份信息。但搜索结果令于镇嘉意外。他反复核对几遍后,难以置信地问:“老苗,你老家到底在哪?哪一年出来的?”苗勇回答:“徐州的,出来20年了,怎么啦?”
“知道吗?这些年,你家人一直在找你!”于镇嘉发现,眼前的“老伙计”是个登记在册的失踪人员。于镇嘉迅速上网查询苗勇家人的联系方式,并拨通了公安内网上所留的徐州市云龙区市民苗杰的电话。
“啊!什么?找到啦?太好了……现在就去接他!”苗杰兴奋地回答。随即,他和民警约定了见面地点,邀上所有在徐州的本家长辈,驱车赶到连云港。
一段跨越20年的任性回忆
听到哥哥的声音,感慨连连的苗勇思绪回到20年前。他告诉民警,自小失去母亲的他有些偏执任性,27岁那年,他因家庭琐事和父亲大吵一架后,不顾哥哥阻拦,倔强地坐上开往连云港的火车,从此与家人断掉了联系。
其间,他四处漂泊。在赣榆、东海呆了6年后,他于2008年来到海州区。结果进旅店住宿时发现身份证丢失,店老板见天色已晚,带他到浦西派出所核实身份。因当时网络不发达,设备不完善,简单核实身份后,民警给他出具了一张入住旅店的临时身份证明。
2013年秋,这家旅店拆迁,苗勇被迫换房,但没有身份证的他一直找不到可以入住的旅店,于是再次向派出所求助,而这次帮助他的正是民警于镇嘉。很快,他就租到了一间价格优惠的房子,并对这里慢慢产生了感情,他和于镇嘉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近。
时隔多年,苗勇没想到,这次申办身份证,竟意外牵出了自己的辛酸往事。
助力家庭团圆收获锦旗
“弟弟啊,这些年全家人一直都在找你,父亲临终前还内疚地念叨着你,现在,他终于可以瞑目了……”2月14日下午,一到浦西派出所,苗杰就紧紧地抱住苗勇,悲喜交集、放声痛哭。
“哥,其实我也很想家,很想你们啊!”见到两鬓斑白的哥哥,苗勇同样控制不住嚎啕大哭起来,抱住哥哥久久不愿松手。
情绪有所舒缓后,泪眼婆娑的苗杰激动地握住于镇嘉的手,深情地说:“于警官,非常感谢您,说实话,为了找他,我们寻求过多家新闻媒体帮忙,甚至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寻亲节目。这么多年我们十分心焦,差点就放弃了,幸好碰到您……”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警民一家亲嘛。”望着这番令人潸然泪下的场景,于镇嘉动情地说。他觉得,这一刻属于苗家的,也属于他的,因为他们的团圆恰是他努力的结果。
2月22日,苗勇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返回连云港,专门向于镇嘉赠送了一面印有“人民好警察,为民办实事”的锦旗,由衷表达了全家的谢意。
(周宗江 顾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