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挫槎枿曜锋芒
——试评2022·江苏十佳青年书法家陈巧令
2023-02-28 19:4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黄翔  
1
听新闻


折挫槎枿曜锋芒

——试评2022·江苏十佳青年书法家陈巧令

□ 黄 翔

  陈巧令不仅是2022江苏十佳青年书法家,还获得过2017年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称号,在中国书协和中国文联主办的展览中获奖、入展总数四十多次,而且在篆书展和一个单项商业展中获过奖,更是入展了七届兰亭奖,虽然是八零后,却已是书坛年轻资深、常胜而发展势头依然勇猛、一路高歌的小将了。

四山堂题跋古铜镜 226cm×118cm

  孙过庭书谱有云:“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躯。或恬憺雍容,内涵筋骨;或折挫槎枿,外曜峰芒”。在展厅看了陈巧令的多件书法作品,我认为,陈巧令的作品面目比较符合孙氏所说的书法外在表现的这两种形态中的第二种,即“折挫槎枿,外曜峰芒”。孙过庭时代的“峰芒”和现在的“锋芒”是相通的。

  陈巧令取法多方,面目各异。凡行书、草书、篆书、篆刻都有涉及,而且都不同凡响,他还是这次参展的十佳中唯一有印屏展示的作者,还有一件古铜镜题跋的作品,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在积极地探索着。他的视野不局限于家乡徐州,更是跳出江苏,遥看全国的资深书法新锐。

印屏《古人词话》 33cm×56cm

  先说两件对联。都是大字对联,尺寸一样,218厘米高,27厘米宽,都是七言对联。其一行书对联:“万顷烟波鸥境界,九秋风露鹤精神”。一看便知,他取法借鉴的是王铎写对联的方法,率真自然,字形虽大,而用笔轻灵;用笔点画虽不甚精到,但神采意趣仍然毕见,欢快自然俏皮可爱。另一件大篆对联是毛公鼎的七言集联,联语曰:“能王酒国尊唯我,犹作词人信有天。”陈巧令并不计较于点画的工拙,但金文的大小错落,用墨的浓淡枯湿,一任自然书写,虽外形粗糙不事雕饰,但依然朴厚而有金石气息,整件作品浑然天成。我想,他曾经获奖的篆书作品可能也是这样的风格。

能王犹作联218cm×27cm×2

  陈巧令在创作感言中说最近一直在研究草书的创作。他参展的一件八尺整张白宣的大草《燕子楼》,取法似有怀素,也有徐渭、黄道周,狂放恣肆,作品集标明内容《燕子楼》不甚妥当,因为其实这是文天祥写的诗,有关徐州燕子楼的诗词,不止文天祥一人写过,作品中“因何张家妾”,可能笔误将“张家”,写成了“他家”了,另有草法未能尽善,如末行第一个字“義”,下面右侧二点可再推敲。

允德无私联 240cm×57cm

  大字行书节录《金石录》,白宣,高220厘米,宽110厘米,通篇硬朗刚健,字形耸肩,书写速度并不快,或许与抄写的内容有关,开头“右唐陈隐王祠”,让我想起杨凝式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巧令或稍有借鉴,但还是颜字主打,后面三行稍显拥挤,文字写完也未能落款,仅盖一方印章,倒也落落大方,一派自然。

  还有三件小行书,抄的内容是《续考古编》和《金石录》,完全是学术类书籍,作为一名八零后的书家,也是十分难得的,我想他不单是为创作书法而抄写,其实更多的意义可能是在学习古人的考古收藏和题跋。由18个中间打了蓝线大格的长方形“不落山房”专用纸拼接成一件六尺整张的中堂,以最上面中间第二张为例,足足写了一百二三十字,如此算来这件作品字数应该在两千字左右了,观者在展厅基本看不清文字内容,段落自然分,至第9张,有意空出一片小天地,第10页之左侧也有意留白,这样的留白设计也给密密麻麻字的篇幅留了能通透的气眼,因而也盘活了整件作品。

节录《金石录》 220cm×110cm

  由12块小长方形淡黄色纸拼接成高228厘米、宽50厘米的条幅,节抄的内容是《金石录》,因段落而自然留白,与前作大体相同。而作品更大一点的高232厘米、宽90厘米的大条幅其实是由14块长方形拼接而成,看原作,以第五个小长方形为例,字数约210个,即使第十二个、第十四个留有较大的空白,这样的总字数也不会少于2000字,陈巧令创作这样的作品,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在理解适应抄写的文字内容,用心更多的是要把字当书法来写好,或许抄到一半左右,根本不会再过多地去考虑作品的完美性,尽管是拼接的,我想他应该还是在同一时段完成的,这么多的字要抄多少时间?赵孟頫这样的书写快手一天可以写一万个字,以我自己的书写经验推测,陈巧令写完这件作品应该不会少于两个小时,因此,渐入佳境后,他可能更多地在思量如何快速地抄完该抄的内容,因而反而没有拘束,反而更加放纵,任由它毛笔开叉,任由它墨多墨少,任由它字大字小,任由它块面之黑白虚实松紧,任由它点画粗细方圆长短,但效果反而出奇得好,如第二张左侧留白和第七张右侧留白,第十二张和第十四张左上角都有损,我初以为,在第十二张写完落款,似乎也可以结尾不写了,内容也是相对完整的,但如果没有了最后面的第十三、十四张,可能从整体上看会有头重脚轻过于轻飘的感觉,尤其是第十四张却反过来块面盖过了第十二张,稍有留白,未署名落款,只在底部左角盖二方印,这样的效果是恰到好处地收了一下尾,使底部稳固而坚实。

《燕子楼》 248cm×124cm

  “不落山房”主人陈巧令的篆刻作品在2021年西泠印社第十届篆刻艺术评展上获优秀奖,说明了他的篆刻水平的不一般。从印屏看,他的制作也是与众不同的,“不落山房”蓝字楷书,加蓝线外框,红印和边款拓黑白相间,边款刻制用字在作品集上能看清的是篆书,放大的中间一组三方印章都是有边栏,朱文印, 取字似为大篆金文,和谐生姿,边、角处理也甚为妥当。恕我平时不刻印章,仅此作隔靴搔痒之评,方家笑我,我定当全部接受。

节录《金石录》 228cm×50cm

  陈巧令的隋代青铜镜题跋也是做足了功夫的,先看形式设计,其次看题跋文字内容,再看题跋的书法水平。形式上他的题跋尚有较多的留白,颜色稍深的纸似染过的,与纯白的纸拼接在一起,也不至于单调,至少说,目前这样的形式从整体地看似乎是一张画,因为留白较多,因此它还是一张可以继续画下去的画,就像黄宾虹的山水画一样,不是一次画完的,或许过了几天几个月再加一点,甚至过了几年乃至几十年,还可以加,还可以画下去的。初看内容,他似用半文言的文字,对青铜镜上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了介绍,而所题跋的书法位置也比较恰当,上面标题“四山堂题跋古铜镜”横写用隶书,字形最大,左侧二行也是较大字形的隶书,内容是“青龙为木,朱雀为火,白虎为金,玄武为水,中安为土,此传统五行。此隋代四神镜,祈求四方平安。陈巧令”。这些文字,像口号一样再加以渲染烘托。铜镜拓片下部用朱砂或红墨液写了“隋代四神镜”,而大量的块面题跋则展开了介绍,主要是其日常自然书写的小行草写成,底部还有议论和抒情类的发挥,因为读到他写的“不禁想起”这样的句子,也是正常发挥的行草书法水平。三处有汉味的隶书和铜镜拓片也是相得益彰的。我以为这样的题跋合规、合理、合情,小拓片做成了大题跋,这和我去年在绍兴七届兰亭奖展览上看到的二位河南作者的题跋作品比较接近。所以说,陈巧令无论是书法、篆刻乃至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在和他相仿的年龄的青年书法家群中算是比较全面的。他从家乡铜山到徐州,读了师范,再到辽宁渤海大学读书法研究生,还受聘到河北美院执教书法。河北美院的教学理念与一般的美术院校还是不同的,师生思维活跃,相互碰撞,教学相长,陈巧令肯定也是受益匪浅的。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区域多在北方。无论是在展览实地看他的原作,还是手捧作品集细读他的作品图片,我以为,陈巧令的作品十分契合北方人的性格特征。当代北方书家中的精英十分注重宏观意义上的视觉效果,而不会过多地关注微观意义上的点画得失,但是,呼应、对比诸种块面章法上的运用又似乎是庖丁解牛般得心应手。我想,孙过庭所说的书法两种外在表现,即“恬憺雍容,内涵筋骨”和“折挫槎枿,外曜峰芒”式的。因此,对于目前依然勤奋好学、激情高昂、勇猛精进活跃在创作前沿的陈巧令,我当然有十足的理由发出由衷的赞赏,更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陈巧令

  1981年1月生于江苏铜山,现为西泠印社社员,徐州铜山国画院院长,徐州市政协委员,徐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铜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渤海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河北美术学院导师工作室导师。

  在中国书协和中国文联主办的展览中获奖和入展四十余次,2017年荣获“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称号,2022年被评为“江苏十佳青年书法家”,2022年江苏文艺大奖书法奖,江苏宣传部、江苏省文联“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成员。

标签:留白;作品;书法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