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对屏心连心”创新农村综合治理新模式
2023-02-16 17:19:00  作者:柏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以科技增警力,向群众借合力。去年以来,开发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市局党委“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中心任务,以朝阳街道韩李村为样板,以“送安到户”为带动牵引,充分调动村民家用互联网资源,打造“服务屏对屏共治心连心”为特色的韩李视频平安哨,积极探索建设投入少、覆盖广、见效快、可复制的新型乡村平安治理模式,推动数字警务与群防群治有机融合,群众参与率、满意度大幅提升。韩李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示范村”。去年11月30日,公安部副部长孙茂利,副省长、公安厅长李耀光到韩李警务室实地调研指导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巧串家用资源,织密公共安全网

  韩李村有着丰富的山林旅游资源,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风险。据介绍,其警情超过400起,案件、纠纷居高不下。农村发展患上城市病。其中传统侵财、景区纠纷、邻里纠纷占总警情的96%,许多警情因单方证据导致久拖不决,信访矛盾不断上升。社区民警和村两委多番商讨对策,希望借鉴城市数字治理模式,建监控、实施雪亮工程,但受制于经费不足无法开展。

  社区民警走访发现,这两年村民家用宽带网不断普及,已有329户安装了宽带网。有的群众基于安全需求在室内安装了视频监控。而韩李住房多为独栋住宅,如果能在有宽带网的村民家门口安装监控,大部分公共区域都能够覆盖,这样只需要在主要出入口和重要点位补充一些监控,就能形成覆盖全村、实用性强的立体监控网。

  开发区公安分局与区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积极推动,协调运营商出台最优惠政策,明确村委会出资购买监控设备、村民不额外承担费用,最终动员村里出资6万元、运营商补贴云端15天存储费、群众自愿原则,为300户有网村民安装户外摄像头,安装率占宽带家庭的91%。

  小投入搭建大网络,开发区公安分局盘活了本不属于公共监控资源的家用互联网资源,有效改善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经费少问题。

  层层联动监控,打造识别智慧眼

  搭建网络立体覆盖。以300路家用平安哨为基础,在出村通道新建12个智能识别模块、29路森林防火监控、5个水库防溺水系统和20路重点卡口等5个智能子系统,将所有视频监控接入警务室,建成符合韩李实际、实用性强的监控网络,建设成本不足自建系统的零头,成为雪亮工程的有效补充。

  聚焦智能研发平台。近400路监控接入警务室,摆在眼前的问题是,200多元的平安哨低端不智能、众多监控无人盯,最终会形同虚设。为了实现智能转型目标,分局在市局业务部门和科技团队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研发了平安哨综控平台,把家用摄像切片传到云上比对运算,通过优化算法,具备智能识别功能,实现了风险感知、一键报警和在线管控等智能化应用,真正把低端监控变成智慧眼。

  手机巡查便捷高效。以高效实用为出发点,研发平安哨APP手机在线视频巡查系统,分为居民版和警用版两种,注册用户1500余人。居民版有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等功能。警用版有视频巡查、人员轨迹、宣传资讯四大功能。重点聚焦风险感知,对各类风险和关怀人员等无感知识别定位,开展精准管控。在落实安全机制下,将防火、广场等公共监控向乡村工作人员、治安志愿者开放,提升群防群治实效。

  治理落地见效,撑起村落平安伞”

  助力社区警务智能化转型。韩李平安哨搭建“三层结构”智能应用,汇聚全村基础信息12000条,整合升级感知单元,监控密度每平方公里160个,比肩一线城市覆盖率。社区警务实现以监控+管控平台+APP为辅助的智慧治理新模式,以相邻五户为一个视频网格,变采数据为管数据,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治理。

  助力派出所主防实战效能。平安哨建成以来,韩李警情数下降45%,可防性案件下降72%,破案7起,帮助群众、游客查找失物、调解纠纷等215件,实现了安全防范零事故。

  助力新农村平安治理升级。平安哨所有权属于村民,网络、维护、更新由运营商负责,不增加额外费用,居民主动参与度高。平台每日常态登录APP居民260人,获取动态数据2100条,对风险隐患及时感知预警,先后提示火情9起,防溺水125次。村民用平安哨看好自家门,公安用平安哨看好社区,实时互动、相互支撑,联结成人人爱我家、平安靠大家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小平安汇聚成大平安。

标签:安全网;平安;监控
责编: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