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共绘中国画发展瑰丽篇章
“江南文脉——中国画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系列报道之二
2023-11-27 20:5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海盈 张梓扬 张姣姣 钱月明  
1
听新闻

  编者按:

  11月21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和江南时报社联合承办的“江南文脉——中国画精品展”,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正式开幕,荟萃江苏中国画名家近60幅力作。结合艺术家们在开幕式和研讨会上的发言,本报记者进行了专访,将他们对中国画的深入思考和鲜活见解呈现给广大读者。

守正创新 共绘中国画发展瑰丽篇章

“江南文脉——中国画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系列报道之二

  韩显红

  “笔墨当随人”应是画家的主动追求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韩显红此次参展的作品《忽如一夜清风来》画的是一幅水墨荷花。这幅大写意作品以书法用笔,注重笔墨与线条的质量和写意精神。

  “‘江南文脉——中国画精品展’荟萃江苏中国画名家近60幅力作,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阶段性成果。”韩显红表示,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与江南时报日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开启一次优势互补、美美与共的“双向奔赴”。第一次合作展览的意义非常深远。

  中国画的创新发展问题是个大课题。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观念、技能和使用材料等。韩显红认为,首先必须要有创新发展的信心与内在动力,没有内在动力,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新时代需要新跨越,如何使中国画实现现代超越,无疑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宏大课题。

《忽如一夜清风来》 138cm×70cm

  韩显红认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艺术家,一定要确立“笔墨当随人”的目标,才能画好画。

  一是艺术来源于人民。艺术来源于人民大众,反过来艺术又服务人民大众,这就是艺术的价值。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二是艺术离不开人民。现实生活特别是最基层的人民大众,他们那里蕴含着肥沃的文化艺术土壤,有取之不竭、用之不枯的广泛资源。深入挖掘他们的艺术语言和动人故事,去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是每个艺术家的责任。

  三是艺术回馈于人民。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的正确方向。用文艺作品帮助人们去辨别什么是善和恶,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生活,用文艺作品滋养人们的情感,影响人们的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王立庆

  艺术应勇立时代潮头


  清初,画家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当代,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说“笔墨当随人”。作为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舞台美术研究所所长,王立庆认为,这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艺术的本质。

  在王立庆眼中,艺术应“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他认为,顺势而为是中国画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求美术人了解中国画,中国画家更加了解和融入生活,进而了解中国画走向世界作为文化输出所具备的责任与使命。

  此次,王立庆参加“江南文脉——中国画精品展”,带来了他在婺源写生的圆满收官之作。一天下午,天气突然阴沉,雨势渐大,王立庆在廊边和房主人边聊天边享受阵阵飘来的金桂花香。鸭群在河中逆流而上,乡亲们浓浓的乡音乡情,猫咪独自悠闲地坐在栏杆旁……“这一切是那么地享受!如果不是下雨,又怎能欣赏到如此美景?这时,我灵光一现,迅速把画架重新支起,将此场景记录下来,取名为《东园枣树桂花香》。”

《东园枣树桂花香》 68cm×68cm

  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史上,使之成为一个行业民族复兴的美术力量,是美术创作在当代的一个重要议题。“艺术家们应当用实际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王立庆表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艺事业的崛起、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自己作为这一伟大事业的实践者,责任重大。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张广明

  艺术要守正创新更要喜闻乐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扬州是著名的江南古城、水运城市。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张广明此次参展作品《思君兮水乡》正是对江南水文化的体现。“我是扬州人,从小就生活在水乡,所以对江南文化有一种偏爱,我画中描绘的碧波绿浪、万顷沃野给人一种富饶幸福、宁静和美的感觉。”张广明对江南时报记者说道。

  从小喜爱中国画,到大学参加社团,学习各种书画知识……张广明对中国画的接触与探索从未停歇。“我通过学习书画理论知识指导绘画,又通过反复练习实践增加对理论的理解。随着时间推进,人文修养提升,对于中国画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所以也更能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心中情愫。”

《思君兮水乡》 138cm×70cm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才能用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有着延绵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断层的民族文化。中国画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对于如何创作一幅好的中国画,张广明表示:“首先要有意境之美,通过意境表达心中所思所想,通过笔墨呈现给读者视觉体验,让读者欣赏后产生想象和共鸣。一幅好的中国画,就是既要让专业人士感觉到画家的守正创新,同时还要让大众所喜欢和接地气,因为艺术本身是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画的一个价值体现。”

  今年6月,“明泉广韵——张广明中国画习作展”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展出。此次再次受邀参展,他激动万分。作为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张广明认为,画家要用手中的笔来表现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要更多地走进祖国大好河山、田野风光,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画。此外,要让艺术更具生命力、传播力,还需要媒体的力量,让更多人感受到新时代文化艺术的魅力。

  (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

 

  徐生华

  让现在的创新成为将来的传统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生华以中国画画海,尤擅画气势磅礴的大海,笔精墨妙、气韵生动,借海舒怀,被誉为“海洋画家”。其作品被多地美术馆及博物馆等收藏和悬挂。

  “以海洋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是我作为海洋画家的终身追求。”此次参加“江南文脉——中国画精品展”,徐生华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捐赠了作品《雾起海上漫山间》。该画以纯墨色的形式,展现了万里海疆的辽远磅礴,以及作者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祖国大好山川的赞颂。

  从古至今,大师的诞生,技法的出现,画派的形成,都离不开地域和生活环境,各种表现方法不断丰富,是“师自然、师造化”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师自然、师造化”中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徐生华表示,如果一个创新没有离开中国画的本质并得到历史承认,那么现在的创新就会成为将来的传统。

 《奔腾的浪花》 138cm×70cm

  翻开中国几千年沉甸甸的历史画卷,我们很难找到描绘海洋山水的作品。古人创造了许多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皴法和技法,却难以用来表现浩瀚无垠、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大海。西方油画早在18世纪前就出现了描绘大海的画家及作品,而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部分文学作品和诗作外,几乎见不到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即使有偶尔之作,表现的水法也是千古一面的江、河、湖、潭单一的传统线描。可以说,中国画表现海洋题材,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空白。

  “这对于今天的海洋画创作,几乎无从寻找可借鉴的东西。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就可以有无穷尽的创作空间。大海丰富而奇异多变的景物,使得中国山水画表现领域拓宽,是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和宝库。”徐生华认为,中国画在各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脉搏,当今的画家应把视野放得更加宽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材,才能更有智慧地形成自身风格特色,从而凸显中国画诗一般的语言,在新时代赓续发扬笔墨精神。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樊蕾

  新时代中国画要思想和画材上创新


  新时代中国画如何创新、发展和传播?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创研基地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导师樊蕾表示,中国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经过千年积淀,形成完整的绘画体系和理论,一直延续至今,仍保持着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是传承与创新相融合,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思想。

  樊蕾认为,新时代中国画创新,首先画家要思想创新。艺术不能以单纯的形式而存在,它是画家在文学、文化、哲学、科学、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作为艺术家,不能拘泥于艺术圈,要集思广益,多接触社会,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观察和交流了解艺术之外的社会现象及社会普遍意义上的人性,通过积累和总结,把各种人文和素养归为创新性的思考,创作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作品。高云会长曾经讲过,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感悟人生,收集大量素材,广博学识。在创作中要从人性、人文、人需三方面思考。以人为本,不仅要有艺术修养,还要有政治思想修养,以及其他方面的涵养,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作品。

《好和》 95cm×65cm

  其次,画家要在画材上创新。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新的绘画材料和技术,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展现出具有时代感和个性化的中国画作品。在创作中,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中国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绘画形式。

  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有着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传承的意义。我们要保护和传播好自己的文化遗产,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强文化交流,让更多人接触了解中国画并将其发扬光大。

  (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

 

  朱群

  中国画传承创新源头在“心”


  本次画展,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朱群用大写意的手法,带来作品《冰雕雪雨不曾衰》,取自他创作的一首诗:“君爱牡丹我爱梅,冰雕雪雨不曾衰。纵然深谷无人晓,一样春意十分开。”“梅就是我,我就是梅。”他说。

  梅兰竹菊题材素来为历代中国画家所青睐,是传承文脉、表达文风、传递心声、抒发情感、寄托精神、表达高境的永恒主题和载体。朱群表示,梅花傲雪凌霜、冲寒报春、坚贞不屈,位列“四君子”之首,更是文人高尚情操、坚毅品质和民族魂魄的象征。“梅花精神时刻昭示、激励着我们前行,不管遭受任何磨难和困苦,都要不屈不挠,无所畏惧。”

  朱群从心源的角度,畅谈对中国画传承创新以及“笔墨当随人”的理解。“书到无求品自高”“心底无私天地宽”——中国画笔墨实践就是内修的精进过程。“中得心源”,是讲笔墨造化的源头在心,什么样的意念觉知,则笔墨即显何种道行的浅深,这种道行的实现,千锤百炼,兀兀穷年,没有终极。我见,人见,天地见,一览无遗;小我,大我,无我,一派天机。道无尽,意无尽,行致远。如此往复,无有疲倦。

《冰雕雪雨不曾衰》 138cm×70cm

  对于新时代中国画如何创新、发展和传播,新时代中国画创作如何体现“笔墨当随人”的问题,朱群认为,归根到底是“归心”。中国画的笔墨心相,就是印证“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天地”的和谐。大则四海一家,天下大同,无非在心。我赏天下美好之画,就是见天下美好之事、天下美好之人。故见字如见人,见画如见人。

  “林散之先生曾书‘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超凡脱俗的笔墨追求很难,得到了就是逸气仙境。我想,当别人看到我们的人已经不俗了,字画不俗了,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传播就真切自然地做到了,就像我对历代经典作品一样的敬仰,因为心心相印,心心相吸,而且这种相印、相吸超越了时空。”朱群说,宇宙万物都具生长姿态,中国书画也是,书画家要拓宽眼界、躬身观心、修身自养,秉持清廉质朴、浩然正气。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标签:中国画;江南;江苏省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