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古融今 书写时代——当代书法应彰显雅正书风 追求正大气象
2022-12-15 12:1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朱志刚  
1
听新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书法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中华民族开启伟大复兴征程的当下,书法创作亦应与时俱进,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时代元素,传播新时代的正风、正气、正能量,彰显雅正书风,追求正大气象。纵览中国书法发展史,所谓正,就是书风正、取法正、气韵正;所谓大,就是气象恢宏,书风雄浑。

  书风正,必先为人正

  儒家认为,美源于善,善源于杰出的道德人格。刘熙载《艺概·书概》更直言:“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唐穆宗问柳公权如何学书,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苏东坡《书论》云:“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如此种种,无不说明人格境界对于书法学习和创作的重要性。诚然,书法本就是人为的艺术,其呈现出的面目也必然折射出书写者的心境、才学。以抽象的线条描摹内心的感悟,以变化的墨色展现心绪的跌宕,以端谐的刻印收拢恣肆的情感。从时间到空间,从自我到本我,书法极其准确而又抽象地表达出了书者的生命感悟,正因为此,书法才被称为“艺术中的艺术”,艺术人格化成为中国书法的重要表征。

  颜鲁公的楷书彰显出气宇轩昂的盛唐气象,成为书法美和人格美的典范。黄庭坚云:“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诚然,当代书法创作不仅要“池水尽墨”地锤炼技法,更要彰显出书写者的社会担当。心系人民,笔下方有温度;心怀国家,笔墨自会雄强。把新时代的精神熔铸于笔端,用手中的笔成就书法的时代风骨。

  取法正,要深入经典

  书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表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两大核心:一是“传承”,二是“创新”。传承的是古法,在传承古法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的经典。传承古法是书法传统得以延续、书法得以永葆生命力的根本,也是书法经典产生的前提;深入挖掘、研究,继承先贤所创造的经典是书法取法、创作的源头活水。书法学习从经典入手,取法乎上,这已成为学书者的共识。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法帖蔚为可观,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各种风格,呈现出经典化、多元化的特征。书法是有法度的,书写时要讲究笔法、墨法、章法,离开了“法”就成了“自由体”“江湖体”,也就是我们说的“丑书”“怪书”。有些人大胆胡写、乱写,甚至把自己的这种行为标榜为“创新”,殊不知书法的创新是要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继承就急于创新,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气韵正,需提升国学修养

  书法和写字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其是否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篆书的体正势圆、隶书的庄重开张、楷书的结构齐整、行书的体态多变、草书的流动畅达,各具面貌。古代经典中《兰亭序》的秀雅,《宣示表》的雍容,《始平公》的雄强,《九成宫》的峻拔,虽风貌各异,却气韵完足,皆具美感。古人云:“书法惟风韵难及。”可以说,气韵最能体现个人才学,也是评价书法优劣的最高标准。

  气韵何由得来?一是天性,或放达或拘谨,或豪放或婉约,这本无高低上下之分。二是后天学习,这点则更为重要。以苏东坡为例,其沉浮的官宦生涯不仅让其诗词风格发生巨大变化,在其书法风格上也有显著体现,他把自己的才学和对人生的感悟融进了书法。

  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它同文、史、哲以及审美是密不可分的。看古代的一件书法作品,至少给人以三大欣赏愉悦:一是笔墨愉悦,看王羲之的《兰亭序》,整篇中21个“之”字体态各异、各具美感,且无一雷同。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笔画的圆与方、藏与露,笔法的提与按、疾与涩、逆与顺,线条的虚与实、长与短、粗与细、断与连,结体的正与欹、开与合,墨色的浓与淡,章法的密与疏等各种矛盾关系,可以说王羲之把中国哲学成功运用于书法实践,给人以笔墨上的强烈震撼。二是文采愉悦,我们看天下三大行书,《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每一篇都是美妙文章,《兰亭序》还被收入《古文观止》,单说文采已是传世之作。三是情感共鸣带来的愉悦,《兰亭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让我们如临其境,而“死生亦大矣”,又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短暂,有一种穿透时空的共鸣。

  而正大气象的形成,不妨从宋理学大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来体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书者,当心怀天下,拥抱时代;关心黎庶,贴近群众。将艺术追求融入到时代发展中、百姓喜乐中,从而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情感和艺术灵感。金庸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何尝不是书家的使命和追求!朱志刚

标签:书法;经典;气韵
责编:姬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