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人话当年】樊发源:持续“充电” 深入一线 以社为家
2022-10-20 14:28:00  作者:樊发源  
1
听新闻

  1952年10月,我从扬州《苏北日报》社来到南京,参加《新华日报》工作,直到1983年11月离休,前前后后达三十年。在这三十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感受最深的有三点,一是持续“充电”,二是深入一线,三是以社为家。

  我高中二年级没有读完就参加革命老区新闻工作,一到《新华日报》社,感到自己整体素质与党对我们要求距离很大。新闻工作者是教育人的人,首先要教育自己;新闻工作者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首先要净化和优化自己的灵魂。活到老,工作到老,必须学习到老,也就是要持续“充电”,以勤补拙,以勤奋学习、勤奋工作,来补自己的不足。

  1954年秋,党派我到中央党校新闻班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中共党史和中国通史,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党报的理论和实践。两年学习结业,回到《新华日报》社,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要与时俱进,必须持续“充电”。不仅自己“充电”,还要带领大家“充电”。报社规定全体干部每周半天集体学习,坚持不懈,形成制度。

  我离休以后,天天把学习放在首位,一大早听中央台、省台、南京台新闻,白天看省报和《参考消息》,学习中央文件,晚上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海峡两岸》。1989年主持省记协工作期间,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记协联合举办新闻研修班,到1994年,共举办了十二期。六年来,参加研修班的新闻骨干共500多人;每期研修班由我主持、组织,集体研讨,我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1954年起,报社领导干部每年要轮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每去一趟,呼吸到新鲜空气,取得新经验、新知识和新情况,对工作大有益处。

  1954年夏季,全省遇到特大洪涝灾害,雨量之大,时间持续之久,水情之严重,均为近百年来所罕见,省委主要负责人要我去洪涝灾害最严重的高淳县采访,当时宁高公路大部分被水淹没,我和董国平、归行肇同志,从中华门外乘火车先到芜湖,沿路枕木都浸在水中,芜湖市内马路积水成河,我们乘的船穿过马路向高淳驶去,沿途一片泽国;先到永丰等圩区参加保圩抗洪斗争;十天后,经东坝步行到溧阳,东坝以西是丘陵高地,东坝向东地势渐低是大片平原,如果东坝一倒,太湖流域必然是一片汪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夏季,《新华日报》抓抗洪斗争报道如同抓军事报道一样,组织力量,深入抗洪前线,作战役性报道。一次我跟着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同志下乡下矿。另一次我与丁群同志跟着省委常务书记刘顺元同志,一个多月跑了二十几个县,走马观花,其中先后到铜山县夹河大队和新沂县炮车大队蹲点,下马观花。丹阳县练湖农场是农副工全面发展的国营农场,创造了新鲜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是全省农村学习的榜样。我与丁群、洪滔等同志前往蹲点调研,《新华日报》以《金练湖》为题刊登了长篇通讯。当时,《新华日报》社的编辑记者经常下乡下厂蹲点,调研报道;有的干部带职下乡下厂,体验生活,锻炼自己。

  我们除了深入第一线抓正面典型报道以外,还抓反面典型的批评。宁六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不久,路面破损严重,成了豆腐渣工程,群众意见很大。1980年7月《新华日报》刊发此事后,组织力量连续报道,到次年3月结束,共发稿40多篇,并发表社论《清除经济工作中“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省政府作出了处理决定,省长发表了电视讲话。《新华日报》刊登了被批评单位的自我批评。这次批评使坏事变成好事,被批评单位采取大修措施进行修复,使宁六公路真正成为符合质量标准的一级公路。此次批评报道,《江苏省志——报业志》专门作了记述,认为是一次影响很大、效果很好的批评报道。

  几十年的新闻工作实践说明,新闻工作者持续“充电”,经常深入第一线,是搞好评论工作、典型宣传、批评报道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最后,谈一谈以报社为家的问题。1956年我从中央党校回报社不久,就吃住在报社。每逢星期六晚上回家,星期天下午二时到报社上班,与多数编委一道分工轮流值夜班;每逢元旦,我自动值夜班,和夜班员工一道,以聆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元旦钟声为乐事。作为报社负责人吃住在报社,好处很多,每天节省不少时间,用于学习、工作、交谈、休息。每天24小时都在报社,不分日夜,报社同志要找我都很方便。省委和宣传部要找我去办事,一二十分钟准可以到达。以报社为家,与公与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也。

  作者简介:樊发源(1921-2010),男,汉族,江苏如东人,中共党员,1921年出生,1940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原新华日报社总编辑,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海报》《苏北日报》总编辑、副社长。1953年后,他历任《新华日报》总编辑、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新闻学会主席,在《新华日报》负责开辟“新华青年”专栏,受到读者欢迎。

标签:报社;新华日报;工作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