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嘉宾揭彩
晓庄老师机不离手
观众争相收藏刊有晓庄老师老照片的《新华日报》
迎着冬日暖阳,“晓庄老照片捐赠仪式暨晓庄摄影作品回顾展”2017年12月21日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温情上演。作为新华日报老摄影记者,晓庄曾经通过镜头,记录下一幕幕珍贵的历史时刻。这次的晓庄摄影作品回顾展,展出了晓庄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经典摄影作品。展览开幕式上,还同时举行了晓庄向新华日报捐赠78幅老照片的捐赠仪式。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带领大家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18岁进新华日报,拿一部相机跑遍祖国大江南北
现场的照片墙上,一张张老照片,瞬间带领观众穿越到了几十年前的岁月:1952年的南京浦口幼儿园,孩子们在打腰鼓扭秧歌;1954年,南京长江路口的小弄堂里,孩子们在流动书店里看小人书;1957年,供销社“货郎”挑着担子送物资,村民们围着买盐、草帽、扇子。1957年除夕夜,晓庄赶到南京燕子矶人民公社食堂,拍下了大家一起吃年夜饭的场景。1972年,工人师傅来到南通医学院的讲台上,带着学生们一起“忆苦思甜”……一张张承载着历史分量的珍贵照片定格了新中国的成长断面,也记录了晓庄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女摄影记者记录时代的坚定步伐。
“我18岁就进了新华日报,拿着一部相机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越是艰苦的地方我越愿意去。有时也会胆怯,但只要拿起熟悉的相机,就什么也不害怕了!”谈起自己的镜头曾经见证过的峥嵘历史,作为老一辈报人的那份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85岁高龄的晓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手中的相机,意味着肩头的使命。在晓庄生活过的那个年代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意味着经受难以想象的辛劳。“那时候我们出去拍摄时,别说坐汽车,连自行车都是奢侈品,就靠两条腿跑。住在老百姓家里,农村的生活条件不比现在,我们的头发上、身上都生了虱子,但从来没有人抱怨辛苦。”晓庄说。
现场的晓庄,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拿着相机,依然热情记录着眼前的一幕幕生活场景。离休多年,晓庄相机不离身,她的身份不再是新闻工作者,但用镜头记录时代的初心从未改变。她响亮地告诉大家:“我一辈子都是记者。”
现场,晓庄向新华日报捐献了78幅老照片。晓庄激动地表示,自己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捐出这批照片的。“是新华日报造就了我的摄影事业。赶上新华日报八十周年,我愿意把这批老照片捐给报社,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一点历史记忆。”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晓庄老师回顾老照片
漫步于一张张照片唤起的历史记忆中,一幅构图精巧、趣意盎然的照片吸引了观众的久久驻足。照片中,一个梳着辫子的小姑娘正站在简易的舞台上,对着台下一双双真诚炽热的眼睛,有模有样地唱起戏来。令人难以想到的是,文艺的种子从那时起就播撒在她的心中,如今,画面中的这个小姑娘李中慧,如今已经是南通市文联副主席,她也来到了摄影展现场。
晓庄与老照片中的“小铁梅”见面
一见到晓庄老师,当年的“小铁梅”李中慧便紧紧地抱住了她。照片里记录的30多年前的场景,李中慧至今依然记得清楚。“照片里的地方就是南通市中央公园,在那儿搭了个舞台给大伙儿唱样板戏。当时的条件简陋得很,但观众眼睛里流露出的那份对文化生活的热忱期盼,真让人一辈子也忘不了。”现在,李中慧在南通市文联从事文化管理工作,她说,很感谢当时那个起点,成就了现在的自己。自己将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为祖国的文艺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众欣赏老照片
“晓庄是江苏摄影界的老前辈,她一辈子都在忠实履行记录精彩瞬间的义务。”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沈遥在展览现场告诉记者,这些老照片不仅仅记录了历史,在许多年之后更加折射出他们的社会性和人文价值,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红色记忆,让我们内心充满了感动,对历史充满了尊重。
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双传学表示,“今天这个展览,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不同的时代特征,体察我们国家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的发展历程,而且可以感受到新华日报记录历史、反映时代的伟大责任,感受到一代代新华报人精益求精的新闻精神、薪火相继的革命传承。”
永不停歇的新闻追求,激励前行
现场,一场新老两代新闻摄影记者的对话,也在温情上演。在晓庄老师进入新华日报大厅的时候,新华日报社女摄影记者余萍给她拍了照片,片刻之后,照片就已经打印装框,现场赠送给了晓庄。“现在的技术多快多好呀!”这位当年的新华日报老记者感叹。
两代摄影记者相见。 尤晓源摄
展览上有一幅照片,是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前一天的留影,照片中驶来的是当时的公共汽车。“这个相当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以当时的摄影条件,是怎么完成拍摄的呢?”余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晓庄回忆说,当时自己为了拍这张照片,不顾危险爬上了桥头堡拍摄,要不是被人一把拽住,差点就一跤摔下去,造成生命危险。当时技术条件简陋,相机只有一个标准镜头,她用“接拍”的方法,拍了三张,最后拼成一张,才让我们看到了有桥面、江面完整呈现的长江大桥。
晓庄执着的新闻摄影追求,让余萍非常感叹:我们现在的摄影记者,有了更好的相机、更好的技术了。现在去拍长江大桥,我们可以用无人机轻松飞越。时代变了,但是摄影记录真实的本质属性不变,我们更应该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去记录历史,不辱新华日报这块金字招牌。
晓庄在活动现场
现场,新华日报社社长周跃敏向晓庄颁发了新华日报史上第一张“荣誉员工证书”,并代表新华日报社对晓庄捐赠作品的致谢。他说,这场晓庄摄影作品回顾展,既是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新华日报过去历史的一个最好纪念。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晓庄留下了这么多好作品,这是我们新华日报值得好好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晓庄的新闻精神,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新闻工作者更是精神激励,我们会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