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祝允明《草书诗帖》感赋
2022-01-11 13:0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蒋力余  
1
听新闻

  祝允明《草书诗帖》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纸本,36.1x1447.5Cm,书品载体为曹植诗四首,书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祝允明(1460~1520),字希哲,江苏长洲(吴县)人,因其右手多生一指,故自称枝指生,又号枝山。生于书香门第,外祖父徐有贞、祖父祝颢、岳父李应桢皆为饱学之士,又精于书法,故家学于其影响甚深。五岁能书径尺大字,九岁能诗,博览群书,为文多奇气。因不拘礼法,放浪形骸,故仕途不顺,与同郡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友善,人称“吴中四友”。

  《草书诗帖》思想载体为曹植诗《箜篌引》《美女篇》《白马篇》《名都篇》。曹植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南朝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之说,钟嵘在《诗品》中评其诗作“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桢论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唯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所书曹植诗作体现不同主旨:《箜篌引》感慨人生短促,渴望建功立业;《美女篇》描写一位姿容绝代、知音难觅之佳丽形象,表达才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之怅惘之情;《白马篇》描写游侠健儿之英雄形象:武功超凡,万夫莫挡,手接飞猱,勇若豹螭,驰骋疆场,奋勇杀敌,抒发“捐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之壮志豪情。《名都篇》批评京洛少年放荡不羁、生活奢靡之行径,强调立功报国之重要。书家以此四首诗作为载体,无疑为借“物”抒情,高才自许,表达对曹植之倾慕与壮志难酬之感伤。

  祝允明楷书得欧体之骨,颜体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尤精小楷,直追晋人神韵。其草书得徐有桢指点,由旭素上溯“二王”,中年以后视野尤广,自魏晋钟王直至赵孟頫,莫不临写工绝,蹑其神韵,至晚年之变化不可测其端倪,风华浪漫,天真纵逸。

  此帖以楷意入草,开张舒放,跌宕奇逸,笔力遒劲,点画狼藉,似乱非乱,形散神聚,猖狂而蹈大方,恣肆而守绳墨,率意而尚高华。全篇断而意联,潜气内转,仪态万方,高潮起伏,使转中见点画飞动,意象神采奕奕。古人诗云;独立空山始大悟,世间无物非草书。品赏斯作,透过物化形式,仿佛看到狂放不羁之书家追陪陈思王曹植饮酒漫游、放浪形骸:或开琼筵以落花、飞羽觞于醉月;或赏佳人联袂起舞: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为其暮倚修竹、孤高独处而深深感伤;又仿佛看到游侠健儿之豪俊风采:手接飞猱、剽若豹螭,一往无前、奋勇杀敌。这些联想意象来自思想载体,应为曹植个性风仪之写照,也为书家逍遥放浪、英迈俊逸风神之写照,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其才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之苦闷心情,书家想通过艺术形式予以解脱,确已达到宣泻情感之效果。

  此作意多于法,气势豪纵,酣畅淋漓,章法打破纵横有列之格局,整体布局如乱石铺街,参差错落,有法无法,无法有法。从其前后锁结、过接映带、揖让环抱等意象中流露出一种震荡回旋之韵律与节奏,体现一种超越法度之过人胆识,这种胆识建立于圆熟技巧、深厚功力之上。在激情处心手两忘、运斤成风,笼天地于意象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此作用笔老辣,疾涩相成,有入木三分之力,无飘浮流滑之病。结体雄奇,欹正相生,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所成,随意所至,不假安排,一任情感之波澜驱使点线自由渲涌。其线条如此精到:藏锋起笔,转折自如,从灵动多变之三点水及晓畅之走之中,从飞泉喷射之长线中,从劲松挺立般之垂露中,可以看到书家纵意挥洒、笔扫烟霞之气势;而细加品赏,中锋圆劲,骨力中含,线性清雅。书家之胸次、学养、才情、逸气毕效衽席,震人心魄。

  之一

  风仪潇洒士中龙,

  早慧奇才盖代雄。

  家学传承深骨髓,

  参天古木郁葱葱。

  之二

  灵运神交八斗才,

  难为世用有余哀。

  天机湛发如涛涌,

  尽入霜毫写壮怀。

  之三

  书中有我任悠悠,

  乱石铺街艺境幽,

  张旭素翁松雪友,

  相携相伴展风流。

  之四

  楷意功深入草书,

  飞云走电任驰驱。

  清圆墨点抒情线,

  铁砚磨穿得自如。

标签:草书;书家;家学
责编: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