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苏州评弹
2021-06-14 17:1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高福民  
1
听新闻


陈云与苏州评弹

□ 高福民

  今年是陈云同志关于评弹艺术“出人、出书、走正路”谈话发表四十周年。

  苏州评弹,江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曲艺奇葩,“中国最美的声音”,与昆曲、苏剧并称为苏州戏曲艺术“三宝”。重温和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为积极推动评弹事业的谆谆教导、独特贡献和崇高风范,对于新时代传承弘扬传统艺术很有意义。

  陈云是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1957年开始与评弹界有了交往。1957年和1959年,陈云因心脏病先后两次来南方休养,医生认为他用脑过度,于是,选择了童年在家乡常听的评弹释怀放松。他多次说:“我十岁前就听书,常跟舅舅去镇上的书场听,有时候大人不去自己也想去,没有钱不能进书场怎么办,有时就站在外面听。”“我是听‘戤壁书’(吴语方言,戤读gài。戤壁书:书场后站着靠墙、窗听书。苏州评弹博物馆书场设计,就有戤壁书人物雕塑)出身,听《英烈》的,小时候在家乡章练塘。”“后来参加了革命,南征北战,没有时间听书了。解放后,到南方来,又开始听书。”“评弹好听啊,它是把评话和弹词结合起来的艺术,它的内容很丰富,演唱得很细腻。”“可以深入群众,作用很大。”后来,他又对评弹界人士说:“你们都是大夫和先生,不但治好了我的病,还教会听众很多知识。我的姐姐大字不识一个,可她说起《三国》《水浒》来头头是道,她的知识哪里来的?还不是你们这些先生教的。”

  据陈云的小儿子陈方回忆,1959年陈云到杭州休养,那时候,除了听评弹录音,有时也到书场里听。“每次去书场听评弹,父亲尽量和群众坐在一起,反对坐专座。”“有一次,和听众一起向书场走的时候,鞋被一位老太太踩掉了。可见,父亲的乔装还是成功的。”一位苏州评弹老演员回忆,只要一上台,看到有一位戴大口罩的老人坐在下面,就知道今天首长来了。

  陈云听多了,自然研究、关心评弹,思考这门优秀艺术如何保存和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等问题。譬如主张既要“学传统书”,又要“重视创新工作”,鼓励评弹界“对老书,有七分好才鼓掌;对新书,有三分好就要鼓掌。新书和老书,是一次和一千次、一万次的比较”,“一部书要对人有益才好”,“评弹要像评弹”等。由此,评弹界亲切地尊称他为“老听客”和“老首长”。

  1960年,考虑到评弹要后继有人的问题,陈云提出要“培养下一代”,“其他艺术界有专门学校,评弹界也应该有自己的学校”。在陈云的建议和关心下,1962年,苏州评弹学校创立,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以单一曲艺种类命名的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纳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制,五年一贯制,每年招生)。1979年,陈云为苏州评弹学校复校题写校名,评弹演出、演员培养、书场、书目也逐步复苏。

  1981年4月5日,陈云在与时任上海市评弹团团长吴宗锡的谈话中说:“出人、出书、走正路。保存和发展评弹艺术,这是第一位的。”由此,评弹界人人皆知的“七字箴言”诞生。在那次重要谈话中,他还强调:“钱的问题是第二位的。”“可以根据小说、电影、话剧等改编成新弹词。我很同意邱肖鹏(苏州市评弹团创作人员)的意见,改编不能只讲书情(书目的情节),还要组织‘关子’。对原著要进行改组,把‘关子’安排好。为了组织‘关子’,必要时,可以把原著前后的情节移动、变换。组织好了‘关子’,才能吸引人。”“编新书要靠有演出经验的艺人。不要让青年就评弹,而要让评弹就青年。在就青年中去锻炼,出人才,出艺术。”

  1984年春节,陈云在北京会见曲艺界人士,对“出人、出书、走正路”作进一步阐述:“出人”,就是要热心积极培育年轻优秀的创作人员和演员。“出书”,就是要一手整理传统的书目,一手编写反映新时代、新社会、新事物的书目,特别是要多写多编新书。“走正路”,就是要在书目和表演上,既讲娱乐性,又讲思想性,不搞低级趣味和歪门邪道。“七字箴言”,不仅为新时期评弹的恢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1982年3月、1986年3月,陈云在苏州、杭州接见苏州评弹学校师生代表,看汇报演出、座谈、合影留念,深情地说:“我是评弹学校的名誉校长,当时是我建议办的。”

  陈云深知评弹的基础在书场,一部评弹长篇要在书场里演十天、二十天,要让听客今天听了,明天还能再来,对书目和演员都是个考验。那么,陈云是如何满腔热情地支持评弹新书目、新长篇创作的?举一个苏州的例子:他为邱肖鹏等人创作的新长篇弹词《九龙口》先后写过三封信。1984年1月6日写信给先后任苏州市文化局局长和文联主席的周良,信中说:“看了《评弹艺术》第二期邱肖鹏、郁小庭同志写的文章《努力搞好新长篇》,非常高兴。”当时,《九龙口》还在创作中,所以陈云勉励他们要不怕失败,搞出一个成功的新长篇,这是第一封信。同年10月25日,给周良、邱肖鹏的信说:“《九龙口》录音(送来的二十六回)今天上午都听完了,……看来还要好几回书,请录后送来。……我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创作。照例对于新的作品,我非常赞赏。希望继续演出,边演边改。”1985年2月2日又写信给周良,这是第三封信,说:“《九龙口》三十二回书,每回都听了两遍。这是一部新长篇,你们花费了很多力量才有这样的成绩。全书的组成和结局都处理得很好。希望你们边演边改。不知演出时听众反映如何,望告。”他还说:“这三十二回书的胶带,我要保存起来。估计三十二盒胶带,至少要一百五六十元,望将胶带成本告诉,以便寄钱给你。”“为了祝贺你们编演成功,我特写了五个条幅(书法)给你和邱肖鹏、郁小庭、魏含玉、侯小莉同志(后两位是演员),请收。”

  1984年由陈云倡议,当时的中宣部、文化部发文,江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吴宗锡、苏州的周良和浙江评弹专家施振眉三位担任正副组长,两省一市文化部门和苏州市文化部门的负责人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苏州,由副组长周良兼任办公室主任。1995年12月,我调任苏州市文化局后参加了这个小组,共十余年时间。

  记得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参观上海青浦的陈云故居(后更名陈云纪念馆),看到老首长学唱评弹时使用过的曲谱、琵琶,与江浙沪评弹界人士座谈调研的一幅幅照片,非常惊讶。有机会向三老,尤其是就近的周良同志讨教,每次坐在一起都无比感慨:陈云同志革命一生,身居高位,在公务繁忙的同时,始终以一名老听众的身份关心这门艺术。他的关心不是发指示、讲大道理,而是在非常熟悉评弹的基础上,与大家一起探讨这门艺术的规律,平易近人,似春风化雨,温暖人心。其作风之深入,眼光之高远,如此接地气,如此管用,如此以身作则,实属少见。

  陈云同志1994年5月因病住进医院,前去看望的同志说,他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还带了他收藏了一生的700多盘评弹磁带。住院期间,只要一有空,就会打开录音机听听评弹,吴侬软语,琵琶声声,陪伴他静静地走完了人生,享年九十岁。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回忆,“陈云临终的前一天,从上午开始一直听评弹,他是听着评弹逝世的。”弥留之际,他的耳朵里还插着耳塞。我听一位医生朋友讲,人临终时最后消失的感觉是听觉,真是让人铭感难忘。 

(作者系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

标签:评弹;陈云;苏州评弹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