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明诗新解(17)
2021-03-04 12:3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钟振振  
1
听新闻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明诗新解(17)

  过长平作长平行

  [明]王世贞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锐头竖子何足云。汝曹自死平原君。乌鸦饱宿鬼车哭,至今此地多愁云。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即令方朔浇岂散,总有巫咸招不得。君不见新安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郭开卖赵赵高出,秦玺忽送东诸侯。

  关于“总有巫咸招不得”

  羊春秋先生《明诗三百首》:“巫咸:古代传说中的神巫。屈原《离骚》:‘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楚辞注》:‘巫咸,古神巫也,当殷中宗之世。’又唐李商隐《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怨。’总:同‘纵’。”(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78页)

  按:就“巫咸”而言,羊先生此注不能算错。但遗憾的是,由于诗人记忆有误,他这里的“巫咸”其实是用错了,应作“巫阳”才对。

  《楚辞·招魂》:“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命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

  汉王逸《章句》:“《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以讽谏怀王,冀其觉悟而还之也。”

  只有辨明其误,改用《招魂》作注,诗句里的那个“招”字才有着落。

  要之,王世贞诗此句是说:在长平被秦将白起坑杀的那四十万赵卒,死得实在是太冤了。纵然将上古的神巫巫阳请来为之招魂,他们的冤魂也招不回来!

  忆侯几道云俱兄弟

  [明]夏完淳

  春城烟雾晓阴阴,俯仰斜阳吊古今。

  万里河山犹故国,九京风雨自同心。

  欲知真主观司隶,未见孤儿属羽林。

  鹤唳华亭人没后,河桥一阕泪沾巾。

  关于“未见孤儿属羽林”

  羊春秋先生《明诗三百首》:“未见句:此指崇祯太子慈烺被马士英下中城兵马司狱的事。《明季南略》:‘吴三桂拥太子离永平,至榆河,阴逸之,入皇姑寺。太监高起潜奔西山,太子诣之,同至天津,浮海而南。八月,抵淮上,高梦箕密奏并启士英,于是遣内竖李继周持御札召之,入城居兴善寺。三月初三日,阮大铖驰书士英,士英密奏以太子下中城兵马司狱。太子入狱,长号饮泣,满狱凄然。五月,弘光出奔,南都士民千数,禽王铎,殴之,共立太子为帝。’诗中的孤儿,即指崇祯太子慈烺;羽林,本为皇帝的近卫军,此以代指中城兵马司狱。”(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372—373页)

  按:夏完淳的这句诗,与崇祯太子慈烺事没有关涉。因为“羽林孤儿”是一个固化了的专名,不可分拆为二并将二者对立。

  《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敎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又,《汉书》卷八《宣帝纪》:“神爵元年……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儿,胡、越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诣金城。”

  又卷六九《赵充国传》:“充国子右曹中郎将卬,将期门佽飞、羽林孤儿、胡越骑为支兵。”

  可见“羽林孤儿”是汉代的烈士子弟兼职业军人。

  笔者以为,夏完淳诗这里应是慨叹侯玄演(字几道)、侯玄洁(字云俱)兄弟在清兵攻破嘉定城后,随其父侯峒曾自杀殉国,未能逃生以继续参加抗清的武装斗争。

  关于“河桥一阕泪沾巾”

  羊春秋先生《明诗三百首》:“河桥:地名。陆机‘列军自朝歌至于河桥,鼓声闻数百里,汉魏以来,出师之盛,未尝有也。长沙王乂奉天子与机战于鹿苑,机军大败,赴七里涧而死者如积焉,水为之不流。’见《晋书·陆机传》。”(同上,第373页)

  按:夏完淳的这句诗,与陆机之事亦无关涉。

  “河桥”,这里用指友朋离别之地。《文选》卷二九《杂诗》录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其三曰:“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河梁”即“河桥”。

  后世诗中,常用此语典。

  如北周庾信《重别周尚书》二首其二:“河桥两岸绝,横岐数路分。”

  南朝陈徐陵《秋日别庾正员》:“惟有当秋月,夜夜上河桥。”

  唐储光羲《洛桥送别》:“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

  钱起《送孙十尉温县》:“飞花落絮满河桥。千里伤心送客遥。”

  宋夏竦《送修撰杨学士留守南京》:“鸣驺苑路人千骑,送客河桥酒百壶。”

  司马光《河桥春别》:“河桥春尽送君归。又惜无欢度此时。”

  金李俊民《用子荣河桥送别韵》:“河桥把酒不成欢。正是离人去住间。”

  元释善住《春兴》五首其三:“惨别河桥记往年。江城几夜月空圆。”

  明刘嵩《再别同夫》三首其三:“携手河桥一惘然。苦将幽思惜流年。”

  凌云翰《送杨宗元分教海宁》:“独怜载酒河桥别,折得梅花是小春。”皆是其例,可以参看。

  夏完淳诗这里是说:在侯玄演、侯玄洁兄弟殉国之后,再咏李陵的“河梁”悲歌,想到友朋一别竟成永诀,不由人不怆然涕下,沾湿衣襟。

  鱼 服

  [明]夏完淳

  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支头。

  莲花剑淬胡霜重,柳叶衣轻汉月秋。

  励志鸡鸣思击楫,惊心鱼服愧同舟。

  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秦庭矢报仇。

  关于“柳叶衣轻汉月秋”

  羊春秋先生《明诗三百首》:“柳叶衣:轻便的戎衣,言其如柳叶之轻柔细薄。”(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374页)

  按:羊先生此注似有望文生义之嫌。

  实则“柳叶衣”是铠甲。

  宋李廌《作塞上射猎行》诗:“紫髯将军柳叶甲。银鬃护阑白玉勒。”

  明毛纪等《明会典》卷一五六《工部》十《军器军装》:“洪武……二十六年,造柳叶甲、锁子头盔六千副,给囗城守卫军士。”

  湛若水《格物通》卷七四《任将》下:“国朝凡军器专设军器局,军装设针工局,鞍辔设鞍辔局掌管……若夫甲胄,则有水磨头盔、水磨锁子护项头盔、红漆齐腰甲、水磨齐腰刚甲、水磨柳叶刚甲、水银摩挲长身甲并枪马赤甲之类。”

  这里改“柳叶甲”为“柳叶衣”,当是为了调平仄的缘故。“铁甲”可作“铁衣”,故“柳叶甲”作“柳叶衣”是有前例可援的。“柳叶”当是铠甲上的纹饰。

标签:孤儿;水磨;兄弟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