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延平:大德方有大艺
2020-05-14 15:59:00  作者:石延平  
1
听新闻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艺术,艺术家的道德修养 被视为立身处世的首要任务。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理想 之人格:“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 必有仁。”(《论语宪问》)将人的德性放在首位。中国人历来把 书法看成载道之器,所以对德性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我们的传 统审美思想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言者有其德,德者必有言。

当今书坛并不缺少有才华的书家,这样的人如荒塘蒹草,萋 萋菲菲,遍地开花,但那真正能做到艺德双馨有才华又有高尚精 神追求的书家,目下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中国书法史,正是 这些少之又少的书家的脊梁支撑着。打开皇皇的中国书法史巨 著,每一个朝代都能找到几位“大师”人物,由于他们耀眼的光 芒,在茫茫太空中就像闪烁的恒星,几成书坛的坐标。然而,林 散之的仙逝书坛似有“断层”之感。不可否认造成这种“断层” 的原因很多,但从社会学精神的层面来分析,有学者认为:“一个 民族陷入了一场全面的不可自拔的‘精神危机’,这才是其中最重 要的一个原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文学艺术发展 的基本动力”。

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一个书家 需要有民族的德性精神去弘扬他们的民族艺术、去支起民族的精 神脊梁。我们的传统伦理精神是一种在形式上“礼”,在内容上 为“仁”的礼法思想,它的道德目的便是“教化成人”。在当代的书家中书风自觉地追寻着“温柔敦厚”品质精神的书家是很少 的,特别是“清刚”、“无伪”的书风更是少之又少,这主要是这 个时代大的社会“土壤”造成的。“很少”,不等于没有,我在遍 观南北书坛后发现书家言恭达的字,是在德性与教化的情境中敬畏地向我们诉说着德性教化的崇高理想的精神性。

当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高科技时代,一个画艺很差的画匠做 了什么画院的院长,就变为“大师”;一个书坛的末流写手,做 了什么书协主席,便成为“大书法家”了……老子曰:“天下无 道,圣人生焉!”大书家不是靠吹出来的也不是从天而降的,是 靠自己的勤奋与修为而来的。观恭达的书法作品,那是一个孤傲 的灵魂在与俗尘的抗争。去年冬天,北京的一位画家与我谈到恭 达的书法作品时说他的字“格高”,这是中肯的。

他的字有着“清正”的人格蕴涵,追寻着道德礼仪的“范格”,,“格”,正也。他的字字正心圆,所以他的字有一股“清刚”气扑面而来。他始终 都把“艺”作为超越功利的道德内核,去完善人生的德性的终结176 言恭达艺术研究 ● 第一辑 177 目标。我们知道,一部中国书法史,那些大书家们就是在这样一 种崇高理想道德的情境熏陶之下,代不乏人,产生了许多卓尔所立超常智慧的人格与伟岸灿然的精神境界,这实与他们生命中体悟的“至中”、“至诚”的德性人格分不开的。古人所谓“诗言志”、“书以足志”。书无志,行而不远。书法中要体现出自己的 生命情怀,倡导高尚的德操,没有“足志”的书法,终为“小 技”。旧时王孙、没落文人书法一味地追求“出世”的逸气,而少 了胸中的大气、壮气与波澜气。我历来睥睨那些置民族道义不顾 的“媚俗气”的艺术。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晴雨表,时 事扞格最能检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良知和道德情操了。如明清 之交,书家傅山、朱耷,放笔直书,“哭之”“笑之”,回归“传 统”,其意在复归故土,是一种民族气节的标举,为后世垂范。

如今浮躁起,《论语》兴;浮则深,躁则静;在浮躁的世风下 恭达于大寂寞中几多执著、些许矜持,自觉地背负起对德操精神 的弘道与传统艺术精神发展的责任。就书艺的内涵精神而言,恭 达的书风所追求的内美精神是“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我们知 道,中国文化思想中的艺术灵魂,其深层面的精神诉求;于儒家 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以“仁”与“乐”两者的合 一最为典型。于道家则是“彻底是纯艺术精神性格”,中国艺术以 书画最为典型,恭达在书艺的内美中彰显了“为人生而艺术”的 人文情怀。特别是他书艺中大篆与草书的书写,更是自觉地交融 了“道、艺”心性的心灵状态与精神诉求;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 种德性教化的精神境界。他的艺术人生,系在这种心灵状态中完 善与成就的。一个大书家的成功,必是“道”与“艺”最终完美 的圆融,这是一种境界,它是万古标程。

书家的德艺,就是人品与书品的完美结合,宋人早已提出这 一审美标准,近千年以来这是检视书法艺术高下的一个审美准 则。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对书法审美的流变,有一个突出的 文化现象,那就是人格意识在书法创作中的“清浊”关系,在审 美过程中这一标准被历代学者所确定和认同。书法讲格调,讲品格,人格高,书格即高,古人曰:“人品低即书品低”。一幅书法作品表现的是书家的灵魂,是人格。如人品低下者是以灵魂献 媚,其书品格尚能高乎?去年“2008年金陵书法论坛”,我在发言时曾指出,当代中国书法需要人格精神的重建,当代书法价值 观的重建,应建立在人格蕴涵基础上。以社会主流观而言,我 们的艺术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价值观”。正因为对人的充分的肯定,儒、道精神在相反相同中异趣同归,都交结在这一点上,对人格之美都做出了充分的肯定,《论语子路》有曰:“不得中行 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国书法很 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以“内美”姿态发展的,“内美”的形式是以 “内省”的自觉为基石的,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勤礼 碑》,都是书法艺术的“内美”的典范之作,它之所以能流传千年 兴此不衰,就在于它“内省”的自觉影响着来者。“内省”是一种 人格的力量在支撑着社会的道德体系,它是书法家以自己的力量178 言恭达艺术研究·第一辑 179 来完成人格的教化作用的(即儒家主张的“先养后教”观),在德性教化的作用下达到“个我”与社会的谐和。如果放大到整体的社会和众体的人,儒家在政教方面的这一教化,“何以成为儒家在政治上永恒的乡愁?”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们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品,被流传与认可的一个关键所在,就在于 “个我”在社会的存在中其精神层面与历史的发展是和谐的、统一 的。从“二王”书风的检视中,我们可以看出书家的“教化”功 用在社会的存在中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同时也不失与社会价值观 的统一;颜真卿的“讨贼”、傅山的“遁世”,这种人格精神在书 法艺术中的建立,是书家修为“内省”自觉的实现。哲学家敏泽 曾说:“强调‘内省’,不仅成为后世道德体系的基石,而且,对 于中华民族心理、文化内向性格的形成,都发生了重大而长远的 影响。”

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国家、民族遇到了灾难有 些书家能挺身而出,有些是敷衍一下了事。去年的“512”汶 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书法家,恭达在第一时 间赶写了几十幅作品,为灾区募捐了一百一十二点八万元。当 然,平时的各类公益活动就不计其数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德性修为的自觉意识,我们的古人始终都强调人品与书品统 一,宋代大书家苏东坡曾曰:“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我认为,恭达书艺的德艺蕴涵是偏于儒家的 “温柔敦厚,诗教也”。他的生命情怀追寻的是“大德”的弘道精 神。因此,落实到笔墨的技能层面;他的书由碑出,得力于甲 骨、金文、篆籀,那汉三代书风中的沉郁朴华,注定了他笔墨中 其线性的高古凝练、刚正奇伟、恣肆多姿的太古气。特别是他的草书作品,以大篆笔意入线的抒写,强调心“清”、心“正”的德 性蕴涵,在“线”的诉求中,他已高度达到了“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

在当今的书坛,恭达书法线性中“中和”的品质,其德与艺 高度的统一,恕我谠言,这是侪辈书家值得深鉴的法门。《书画传 习录》有曰:“道德,本也;文艺,末也。”大书家不废艺事,就在 于体道。岩岩孤松,巍峨玉山,恭达的书法做到了德性与教化在 “内美”中的和谐,大德才有大艺,其理亘古至今不变。

标签:书家;人格;书法
责编: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