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常设展厅、星光秀场和创新工坊3个功能区
12月18日,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在南京科技馆揭牌对外开放。 通讯员 曾威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钱红艳)我市中小学生科普实践又有好去处!昨天上午,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在南京科技馆揭牌。该中心除了展示全市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作品,还为中小学生搭建项目研学、创新实践的平台,是全国第一家由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关工委联合建设的科创中心。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设在南京科技馆三楼,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分为常设展厅、星光秀场和创新工坊3个功能区。记者在现场看到,常设展厅以公开展览方式,呈现了我市2009年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启动以来,全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实践历程和教育成果,展品超过100件,有图片展示更有实物展示。
来自南京一中机器人社的学生吴攸和同伴们设计的多款FRC机器人被放在常设展厅醒目位置。“这款是我们学校机器人社团2019年参加世锦赛获得亚军的机器人,这款是今年在杭州参加比赛的机器人……”现场,吴攸给参观者们一一介绍。
在星光秀场,一群学生正在观看专业老师的科技达人秀。一个个精彩的小实验,让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叹。据了解,星光秀场是开展科普推广和科普宣传的重要窗口。这里将定期展演科技达人秀,优秀科普剧表演、名师沙龙分享会,展播优秀科教片,旨在通过创设寓教于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科技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意识。
而在创新工坊,孩子们更是“玩”得不亦乐乎,在激光雕刻机上用整块木板雕刻出一副七巧板,然后通过巧思,拼出各类图案。现场还有专业老师引导孩子动手实践。
据了解,创新工坊是课程教学区,既是中小学生校外参与课程教学、项目研学、创新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科技辅导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学习培训、项目研究的重要阵地,目前还为中小学生提供了10个微课程,包括无人小车循迹、机器人相扑比赛、万兽之王、液压挖掘机、光伏玩具、月球车、铁甲勇士等免费公益课程。
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叶勇介绍,2009年,市教育局启动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十多年下来,“星光计划”已经成为我市中小学科技创新的一大品牌,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星光计划”为载体的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关工委等共同倡议和发起建设“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促进校内外科技教育活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