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形势持续严峻,扬州主城区及周边中、高风险地区不断调整增加。地处扬州的京杭运河苏北处扬州航务中心在此轮疫情中受到了巨大冲击,至8月15日,中心及所属的施桥船闸、邵伯船闸、扬州航道站已有50多人因所在地风险等级调整、交通阻断等多种原因无法到岗上班,总计在岗181人,而这180余人从月初至今已在单位封闭管理两周时间。
1629100552983033738.jpg
扬州航务中心下辖的施桥、邵伯船闸是苏北运河非常繁忙的两个过闸枢纽,两闸年通过量都超过3亿吨。扬州航道站则管理着自长河与运河交汇处的六圩河口向北扬州境内86公里航道。中心及下辖所、站地理位置重要,运行管理和养护任务繁重,是煤炭、建材运输的重要通道,对周边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疫情导致陆路运输几乎中断的情况下水路畅通至关重要。
疫情发生后,水路既要保畅,同时也要保证防疫安全,对疫情必须严防死守。中心所属施桥船闸即与地方水上执法、公安、防疫等部门设立了“环苏(扬)施桥水路疫情防控点”,每天对登记待闸船舶进行信息核查,通过船讯通上传船舶所有人员自测体温、苏康码、行程码以及身份相关信息,符合放行条件后每天在固定时间安排进入苏北运河。截至8月15日总计核查79个船队,1956艘货轮,3261人次。8月9日,结合中心防疫工作实际,分别要求施桥、邵伯船闸对始发扬州的船舶进行核查,至15日共核查船队12个,货轮199艘,总计核查499人。
1629100565081025079.jpg
为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全体居留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牢记主责主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保障航闸安全畅通。邵伯船闸抢抓汛期响应级别下调机遇,加快运行效率,13—15日连续3天船舶通过量超100万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朱璇 通讯员 蒋赟 林玲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