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鲁奖获得者沈念做客西善桥分享《大湖消息》
“大湖滋养了我的精神和文学”
2022-09-26 20:4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1
听新闻

  9月24日,由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与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公司共同主办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迎来第11回,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念出席分享会,与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徽昭及现场读者朋友共聊他的散文集《大湖消息》。

“洞庭湖是我创作的不竭之源”

  《大湖消息》的创作缘于故乡情结。沈念说:“洞庭湖是我所生活的故乡,它是我心中的大湖。大湖养育我、塑造我,也滋养了我的精神和文学。这么多年过去,洞庭湖依然是我创作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

  洞庭湖曾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不论唐代刘禹锡笔下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还是宋代范仲淹笔下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或是明代魏永贞写下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都引人领略洞庭湖曾经的浩荡之势。时间更迭,随着人类栖居、围湖造田,洞庭湖如今的水域面积不及其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这种变化并没有给小时候的我产生很大冲击,但人到中年,对环保话题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对自然生态有了更多清晰认识,产生了对生命的大关照。”沈念说,种种因素糅合,形成了这次创作。

  沈念做过8年记者,他多次深入湖区,了解湖区的民生、经济及社会变化。每次听当地渔民、环保工作者讲述当地生活,从艺术家、摄影家的照片资料中看湖区的过去与现在,都引发他的思考。“我觉得,我对于湖区一直在索取,从没有过回馈。”

  沈念花了一年时间写完这部关于洞庭湖的书。带着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他对笔下的动物、植物、人物都倾注了情感。他说,这种情感姿态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种平等的凝视和对话,“我把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当作自然之中最重要的生命去书写。”

书写湖区人的生死观

  《大湖消息》中涉及5个人物的死亡情节。沈念是在书出版后才意识到,自己写了那么多人物死亡的故事。他表示曾担心,是否会有评论家或读者觉得,他在故意用死亡吸引眼球增加故事的跌宕性。其实一切都是忠于自然的记录。

  融合了小说、散文多种文体的《大湖消息》呈现出来的死亡,饱含沈念内心深处对湖区人生活状态的认同、悲悯。

  沈念说,生活在湖区的人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们视死亡为一种自然安排。他以家乡人的生活情形举例:“10多年前在湖区,举目尽是破旧砖瓦房,人们在吃、穿、用上大手大脚讲义气,但不会在房子上投入太多,因为每年汛期对于湖区周边的村庄、乡镇都是极大的威胁。洪水来临时,生活在蓄洪区的乡镇没有保障,加之极端天气,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生活在湖上的渔民对死亡很多时候已没有太多恐惧。”

  在过去的工作走访和跟随团队到湖中心调查的过程中,沈念与很多渔民做过交流,渔民们所遭遇的生命变故给他内心带来很多影响,有对生命的敬畏,有对生死的超然。这些故事与情感也体现在他的作品里。

跨文体让散文释放个性

  沈念写过诗也写过小说,两种技法在《大湖消息》散文写作中交融共生,呈现出有张力、有韵味的文本架构。它既有小说飞跃、蓬勃的想象和对细节的扩张,也有诗性的语言。

  散文该怎么写?沈念认为:“现代语境下书写一定要有现代叙事意义。”他觉得,如果依然按照传统话语系统写散文,写作者会无力超越经典,陷入公共话语体制,失去个性,最后所有人就像在写同一本书,这一直是他很警惕的。

  散文写作是否可以虚构?沈念觉得散文和小说的虚构性质不同。小说的虚构是无中生有,编织一张虚构大网。散文则是在真实的经历、情感、细节基础之上“有中生有”,将素材剪裁、修饰,让它变得更加符合写作者所要传递出来的情绪或情感。“当有了这样的认知、状态,就不会简单地纠结于‘虚构的算不算散文,散文能不能虚构’这样的话题。”

  任何写作只要进入主观表达,就会发生位移。沈念说:“散文写作也是如此,我们站立在主体的真实情感之上写作,就不应该被简单的‘虚构’二字所困。”

  在沈念的认知里,虚构性不见得对散文文体造成伤害。他反而觉得,小说、诗歌、戏剧等元素加入散文,实现了文体的开放性,让散文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一个跟过去、跟更多人作品不一样的面目。“故事真实与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大家在阅读中是否能够感受到,我所写的这些人物命运故事所带去的情感共鸣、共振。”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标签:散文;大湖;洞庭湖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