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日前,2023年课改中国行(苏州)公益师训会暨“领悟课程标准,优化学习情境”教学实践专题研讨会在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举办。本次活动围绕优化学习情境的主题开展教学实践专题研究会,采用线上观摩和线下直播同时进行。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作了《学科课程何以育人》的专题讲座,为老师们解答了“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之关系?”“学期课程纲要:为何、是何?”“单元/课时教案怎么改?”的问题,鼓励大家要用教学理论指导实践。
木渎实验小学夏静、宝带实验小学施晓芬、金阊新城实验小学顾秋红、张家港市合兴小学副校长沈志峰的课堂教学,以任务群为驱动,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视听享受。
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惠兰对三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充分肯定了课堂中呈现的亮点,无论是任务群的设计还是情境的优化,都行之有成效,富有新意。她也赞扬木渎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思维活跃,表达及学习习惯特别美好、优秀。
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张小琴、木渎实验小学张红斌、虎丘实验小学李文奇和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副校长顾卫娟的课构思精巧,学习情境优化,关注学生的泛在阅读。
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琴围绕“优化学习情境”专题作了精彩的点评,鼓励老师们要结合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更好地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接近生活、契合学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许红琴作了《新课标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专题报告。她强调语文学科要注重核心素养的生长,教师应深入领悟课程标准,探索大单元教学,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学习主题,努力实现综合性学习到跨学科学习的迭代。
木渎实验小学李荷青、顾小芳和人民教育出版社附属实验小学马一飞为大家执教了趣味盎然的《统计总复习》、《小数乘整数》和《多边形的内角和》。
吴中区教育学会会长吴金根评课。他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新课标,聚焦学力生长,边学、边思、边实践,用智慧与汗水点亮“小学数学”的灿烂星空。
木渎实验小学范小乔、朱丛飞和盐城经开区小学语文、思政学科研训员张国富执教了《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挫折——成长的力量》和《富起来到强起来》三节道法课。
张国富老师对德育专场的三堂课作评课,他肯定了从课程标准出发、聚焦五大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做法,同时提醒思政教师要边学、边思、边实践。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助力老师们领悟课程标准,聚焦思维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优化教与学的关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促进课程核心素养的完美落地,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吴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