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警惕低温烫伤
2022-12-19 21:4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姚冰冰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城气温下降,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门急诊烫伤病人日渐增多,其中不少是由于取暖不当所致的低温烫伤导致的患者。

  家住北桥的侯奶奶由于夜间脚冷,睡前准备好了传统“汤婆子”取暖,因为担心烫伤已经给“汤婆子”穿好了布外套,确认不会烫伤了才入睡,怎知一夜起来侯奶奶两只脚及小腿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发红,局部还有几个小水泡,随即到漕湖人民医院就诊。经外科唐守社副主任医师诊断为烫伤,考虑“汤婆子”低温烫伤所致。

  唐守社介绍:提到低温烫伤,许多人一定感到陌生。在老百姓的认知里,似乎只有高温才会引起烫伤,但实际上,即便是暖宝宝、热水袋等看似很温和的发热源,长时间使用也会造成烫伤。人体烫伤的阈值是45℃,长时间持续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便可造成低温烫伤。烫伤的严重程度不仅和接触的温度有关,还和接触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烫伤的程度越深。持续接触70度的物品十五分钟,烫伤的程度甚至比你拿100度的东西烫一下更严重。特别是老年人及婴幼儿,还有例如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长期卧床者、醉酒者的一批特殊人群,由于四肢末梢神经不敏感或入睡后不易醒的人,往往发现局部烫伤时已经造成严重后果了。

  唐守社提醒大家,为了避免发生低温烫伤,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温度不宜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更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温不宜高过41℃,热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或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使热水袋不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

  同时,当我们烫伤时冷敷后尽快到专业烧伤科就诊,当不能及时就医时,最快速度自行“冷处理”非常重要。“冷处理”即发现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对创伤面进行淋洗,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进行冷敷,直至创面不感到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如果局部有水疱形成或者表皮破溃,须及时就医,切忌乱用消毒药水,更不要乱抹酱油、牙膏,以免加重感染。姚冰冰

标签:烫伤;热水袋;人民医院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