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我们真是没想到,找了20年都没消息,你们几天时间就找到了!”看到一身干净利落的哥哥,南通市民李民德不禁红了眼眶。这是11月9日上午发生在南通市海门区救助站的一幕。在苏州姑苏警方的大力协助下,离散20年的兄弟终于再度相聚。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2020年年底,海门警方根据群众报警,找到了一位迷路老伯,因核实不到老伯的任何信息,便将他送到救助站安置。海门救助站工作人员沈忱回忆说:“当时老伯只能用方言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能确认具体是哪几个字。过两天再问,老伯竟然连名字都想不起来了,所以我们给他起了个新名字,叫海福桥。”之后,海老伯就在救助站生活,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发布了寻亲消息,但都石沉大海。
不久前,姑苏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张阳与海门救助站取得联系,说明了“团圆计划”的寻亲合作意向,海老伯的血样很快被寄递到张阳的手中。“11月7日我们对血样进行了检验分析和研判,11月8日就找到了海老伯的亲属,就是他的弟弟李民德。”张阳介绍,“在核查确认过程中,我们得知李民德其实与海老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给比对增加了不少难度,也是双方多年未能寻亲成功的原因之一。”哥哥找到了的好消息第一时间传达给了李民德,他激动不已,11月9日一早就驱车赶到海门救助站,接回了失散20年的哥哥。
李民德说,哥哥原名李金权,1955年出生,家住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失前没有妻儿,孤身一人,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时常住在雇主家中。因此李金权在刚刚走失时,家人都没有意识到,后来发现联系不到了,才开始寻人。那时李金权没有身份证,寻找难度非常大,李民德报过警,也采过血,但始终杳无音讯,一家人甚至都做了最坏的打算。“所以接到民警电话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李民德激动地说,“等回家后,我就给他办身份证,以后他跟我一起生活,不会再让他走丢了。”
对于姑苏警方的大力协助和海门救助站的长期照顾,李金权、李民德兄弟俩十分感激。
据了解,2019年10月,姑苏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成立“张阳工作室”,以民警张阳为骨干核心,带领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为侦查破案、服务民生提供有力保障。
自公安部“团圆行动”启动以来,“张阳工作室”不断创新探索、突破技术瓶颈,已成功帮助34个家庭重获团圆,其中离散超过60年的家庭有4个。为帮助更多离散家庭团圆,今年下半年以来,“张阳工作室”逐步尝试与周边市县救助站建立合作关系,对有寻亲需求的人员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他们尽早回到亲人身边。离家长达20年的李金权,就是成功联动寻亲的第一人。
张阳表示,接下来会带领工作室团队继续致力于“团圆计划”,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团圆互助”联动机制,让刑事科学技术发展的红利普惠民生,让更多离散家庭早日重获团圆。 张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