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人话当年】李承邰:光荣的群体 难忘的师恩
2022-09-10 10:11:00  作者:李承邰  
1
听新闻

  编者按:

  今天是第38个教师节,我们会特别惦记、感恩陪伴我们学生时代的老师。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也不能忘记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恩师们。他们可能是领导,可能是前辈,也可能是身边的同事,他们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无私传授工作技能,言传身教诠释着责任感,提点我们更好地为人处事……今天,让我们借新华日报前辈李承邰老师的文章《光荣的群体 难忘的师恩——追忆半世纪前在南京<新华日报>锻炼成长》,致敬我们所有的工作恩师!

  怀着一个新华报人的光荣感,怀着不忘师恩的情怀,写下这段文字。是歌颂《新华日报》这个群体,也是感谢革命前辈们无私的传、帮、带。

 

  随着1949年4月渡江战役的胜利《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我就由渡江南下的金陵支队的一员转成《新华日报》的成员。当年还只是刚满20岁的小伙子,如今却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回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真是百感交集,而使我感到最大的幸运,就是走进《新华日报》,且长期生活在这个光荣的集体,是她教育我起步,培育我成长,使我成为那珍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一、渡江前后

  南京解放了,1949年4月23日,这个特大喜讯传到江淮大地时,金陵支队新闻大队正行进在合肥到南京的征途中,同志们闻讯后个个欢欣鼓舞,高唱着革命歌曲兼程前进。绵绵春雨浸湿了棉衣和背包,连日行军脚底上磨出了血泡,人人都毫不在意,一心只想着早日渡江到南京办报。尽管当时大家还不知道将要办的报纸叫什么报名。

  原来,金陵支队新闻大队是临时组建的队伍。主要来自豫皖苏地区的《雪枫报》和来自山东潍坊的《新潍坊报》、华东新闻干部学校的成员组成。我是属于后者。

  记得1949年春节过后,为迎接渡江战役,新闻学校就停课了。同学们分别报名要求参加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的工作。与此同时,从各处调来准备南下的新闻工作干部也都集结在学校里,与学校两个班学员(除少数留在济南外)混合编成参加南下三地的队伍。前往南京的队伍由李力众带队,他是出发前才到集合地点的,瘦高个儿讲一口浓重的胶东话,挺有精神。同去南京的主要成员还有:《新潍坊报》的李义、朱华、张枫苑等,约30人。这支队伍从济南乘敞篷火车于夜间出发,次日清早到达徐州。为尽快赶到集结地,在《新徐日报》社稍做休息,即换乘日间火车继续南下,刚过几个小站,便遭遇敌机轰炸,伴有机枪扫射。同志们随即翻身跳下火车躲避,有的同志顺势藏身于火车底下,我跟随着李力众同志跑向远处,可是面对一片荒野,何处可躲呢?李力众同志指点我去找一个坟头,朝着敌机飞来的方向在坟头后面卧倒,以减少被射中的危险。我照他的说法做了,由此也学到了一个躲避敌机的方法。敌机飞去后整理队伍时发现纪纲同志不幸受伤,大家急忙搀扶他去找战地卫生站作急救包扎,因他是臀部受伤不能走动,便又到附近村子里借一块门板,几位年轻力壮的同志轮换着抬他前行。穿过乡间土路,又艰难地走过临时搭建的淮河大桥,终于到达蚌埠,纪纲留在当地医院救治,其余人员休息一天,又换乘由蚌埠开出的火车赶往合肥待命。

  由于乘的是夜车,战时照明条件又差,看不清车外的情况,加之月光朦胧,只觉得火车是在水面上行驶,远远望去又像是一片片明镜铺在那里,经询问原来那铁路两旁都是刚灌过水的稻田。联想起刚在蚌埠市街面上看到的景象,尤其是那卖开水的老虎灶,顿时,察觉到已经身在南方了。在火车上过了大半夜,第二天,即4月9日上午到达合肥,又见敌机在那里轰炸的迹象,一个竹器市场烧得火光冲天,队伍当即开往郊区农村。原来在我们到达前的4月6日,为接管南京而组建的金陵支队已经成立,我们到达后即编入支队所属新闻大队。在合肥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城市政策,讨论城市办报方针,记得在讨论会上,有人想当然地把报纸叫做《南京日报》,这说明当时人们对这张报纸的地位和它肩负的责任还远远认识不够。

  在合肥住了十多天,随着渡江战役的展开,金陵大队于4月22日晚起程向南京进发。大约行至全椒时前方传来南京解放的消息,同志们欢欣鼓舞向着胜利的前方行进,直可谓一路欢歌。

  当然,每天徒步百余里,加之连续下雨淋湿了衣服和被包,这对我们这些年轻的新兵来说还是挺辛苦的,但是比比我们的司务长梁义和后勤班的同志,也就不觉得辛苦了。老梁同志是全队年龄最大的老同志,他走路比我们多,睡觉比我们少,每天都赶在队伍前面打前站,领给养,办伙食,还特地烧一大锅热水供大家洗脚,以保证第二天继续行军。老梁原是华东新闻干校的司务长,到南京后在报社总务科工作多年,他和蔼可亲,真诚服务的精神始终如一。所以当我回忆起那次行军,自然怀念起可敬的梁义同志。

  经过四天行军26日到达浦口,只见道路上画着许多白粉圈,表明那里有蒋军溃逃时埋下的地雷,大家自然提高了警惕,小心绕过雷区,进入浦口车站休息。第二天,按统一部署准备渡江。当队伍来到码头时,我这个生长在黄河边的年轻人第一次见到了另一条母亲河。过去只在诗文上读到过长江,今天,长江就呈现在面前,那江水浩浩淼淼,波涛汹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顿觉心胸豁亮。如果不是时有敌机飞来江面骚扰,真不会想到身在战事之中。也就在敌机飞去之后,过江渡轮开了过来,把我们平安送到南岸的中山码头,已有公交车停靠在那里。

  挹江门,是我坐在开进南京城汽车上看到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那么高大、厚重的城墙和城门,又让我开了眼界。穿过城门只见一条宽阔的马路延伸开去,后来知道这叫中山北路,我们暂住地就在这条路上。不多时汽车在一座大楼前停下,那楼飞檐高耸,红砖绿瓦、彩梁画栋,建筑可谓恢宏,但却空荡荡地,当是等待新主人的到来,一打听,原来这里是国民党的行政院所在地。街对面还有一座相差无几的建筑群,原是交通部,也早已人去楼空了。我们进入南京居然暂住在“行政院”里,倒是有点出乎意料,然而却在情理之中。

  此时,党中央委派的南京新闻系统(报社、广播电台、通讯社)总负责人石西民同志已经由北京到达南京,我们这才知道,南京解放后出版的这张报纸是由党中央命名的。这就是启用具有光荣传统的《新华日报》,其社址就设在原国民党《中央日报》社。4月29日,全体工作人员分两批先后离开“行政院”大楼,先是几位老编辑一早就乘吉普车去做出报准备,我们大批人员于午后乘卡车到新街口进入报社。此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已成立,报社同志佩戴上人民解放军的胸章和军管会的臂章,怀着责任和荣誉走上工作岗位,4月30日,即南京解放后第8天黎明时分,南京《新华日报》创刊号即出现在南京街头。

  最初阶段报纸的报头还是沿用重庆时期《新华日报》的报头。当年9月间有几位同志从北京带来了毛泽东同志亲笔写的“新华日报”四个大字,同志们大喜过望,迅即于1949年9月17日用上了新的报头。

  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为《新华日报》题写的报头。

(未完待续)

 

  简介:李承邰,1948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新华日报社秘书长兼江苏新闻研究所所长。获全国先进工作者(1989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0年),第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

 


标签:南京;教师节;新华日报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