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素描——外国美术学院素描、速写精选展”开幕
永远的标杆艺术
2022-09-30 09:43:00  作者:徐曦  
1
听新闻

9月28日,由全山石艺术中心、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学院素描——外国美术学院素描、速写精选展”在南艺美术学院闳约美术馆隆重开幕。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校长冯健亲,江苏省文联主席、国家一级艺术监督章剑华,教育部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科委员会美术学评议组召集人、南京艺术学院原校长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油画学会名誉主席张华清,南京艺术学院原副书记、副校长崔雄,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詹和平,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原副主任陈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原副馆长金田,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爱明,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硕,南京艺术学院党院办主任李志鹏,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封加樑,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巢乃鹓以及杨春华、周一清、李小山、邬烈炎、李永清、陈少立、王浩辉、邢健健、曾昭强、张新权、黄鸣、魏鲁安等南艺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章文浩主持。

展览展出了二十世纪以来部分外国美术学院的素描,共八十余幅,大部分是美院教学中的课堂习作,其中不乏世界名家大师的作品,如阿尼戈尼、梅尔尼科夫、奥列什尼科夫、莫依谢延科等,以及全山石先生青年时留学列宾美术学院时的习作。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代表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文化艺术届,对南京艺术学院长期以来对江苏文化艺术所作出的基础贡献,尤其是对我们江苏艺术界提供那么多艺术人才,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展览表示祝贺。章主席还表示:“这场展览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要从基础抓起,要打牢我们的基本功,只有打牢基本功,才能行稳自然,才能在艺术上达到高峰。”

南京艺术学院原校长刘伟冬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的作品,基本上体现了国外艺术学院素描、速写的一个教学最高水平。国外的美术学院对基础的训练是非常重视的,这个展览也让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传统依然保留着,当我们的素描、速写画的跟他们一样的好了,才摸到了艺术的门槛。这个展览不但为我们树立了标杆,也更加让我们认真去思考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如何突破标杆。”

随后,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詹和平在开幕式上说道:“我在浙江美院读书时,全山石先生就是当时的教务组长,参加今天这场展览,我倍感亲切。看到这么多优秀的素描作品在南艺展出,我希望这次展览能激励我们南艺学子,沿着前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往开来,开辟中国美术事业的新征程。”

在20世纪50年代,以全山石、徐明华、张华清先生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由国家选派赴列宾美术学院学习,将“苏派”绘画风格引入中国美术界,为中国的美术学院西画教学体系带来了蓝本,促进了中国美术教学体系的发展,以文化艺术的形式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在随后的观展过程中,南京艺术学院原校长冯健亲在认真观看展览作品后,向记者表示:“这是一场久违的展览,我在南艺从事教育、行政工作几十年,本来觉得这样的展览是很平常的,但在近一二十年里,它常常会被略微忽视了。在社会主义时代对于现实主义美术创作而言,这样的写实主义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今天美术学院举办的这样一场展览非常有意义,它实实在在的拿作品出来说话,我相信这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我们艺术院校如何在未来利用好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或者还将找到新的方式,让我们的艺术人才能够在创作中更加生动灵活起来。”

而在上世纪50年代就担任南艺美术系系主任的杰出艺术家张华清教授,也在展览上高兴的说:“南艺很多年没有举办这样的展览了,今天的这场展览让我想起1952年南京艺术学院前身华东艺校开办时,当时的校长刘海粟先生说过,办教育要学什么?第一要学中国民族的传统,第二要学习西方先进艺术传统,我认为这两个传统是发展当代艺术不能忘记的,只有学好着两个传统,中国艺术才能更好的往上走。今天看到这么多艺术学子,看到南艺学校的教育规模越来越大,我十分高兴,同时也对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充满希望!”

南艺美术学院院长章文浩表示:“素描作为美术学院最基础的教学课程之一,在专业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造型能力的“根”扎得越深,将来茁长成长、开枝散叶的能力越强。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让青年学生们更明确专业学习方向,为南艺美院的专业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览吸引了各年级的艺术生前来观看,整个上午,展厅内始终人声鼎沸,同学们认真的观看作品,拍照、讨论,久久不愿离去。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8日。

作品欣赏

《男人体》

(俄)贝斯特洛夫

42.6×23.8cm

2000年

纸面 / 墨水

《老渔夫》

全山石

76×54.5cm

1955年

纸、铅笔

《包头巾的妇女》

(俄)安·梅尔尼科夫(1919-2012年)29×21cm

1984年

纸上炭精条

标签: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展览
责编: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