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银发”心,无锡为老法律服务不停歇
2023-04-17 10:5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永明 刘佳楠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根据《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2.15%,高于全国3.25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为此,无锡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苏适养老”服务要求,深入推进老年群体法律服务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助力实现老有所安、老有所依、老有所为。

  暖心解纷 保障再就业权益

  “我都60多岁了,想着身体还行就再打打工,可工厂欠我工资不给,怎么办呀。”近日,一位柏姓老人急匆匆走进东港司法所的接待大厅,向接待人员诉说起自己的烦恼。

  2022年年初,柏某来到无锡某五金厂工作,双方商定月工资六千元,工作一年后,工厂仍拖欠一月工资未结清,多次交涉无果后,双方矛盾逐渐激化。

  了解情况后,人民调解员孟晟当场联系了工厂负责人,并组织现场沟通调解,双方最终确认根据工作时长支付柏某剩下的工资,“滴~你有一笔钱款已到账”,看着微信转账短信,柏某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其实像柏某一样为减轻子女养老负担,贴补家庭日常开支,走上再就业道路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据了解,为帮助老年人解决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锡山区创新探索、主动作为,依托核酸小屋,打造就业法律服务咨询点,同时实现了养老机构法律援助站点在全市率先覆盖,为再就业老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让老年人再就业无后顾之忧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目标!我们将充分发挥服务民生福祉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法润锡山 2023年春风行动’,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适老化。”锡山区司法局局长钱军表示。

  尽心公证 提供上门式服务

  尊老敬老担当社会责任。近年来,无锡公证行业始终秉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工作宗旨,不断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借助“学雷锋”“敬老月”等活动节点,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各类公益服务活动,主动开辟绿色通道,细致入微诠释爱老助老工作准则。

  此前,陈阿婆的孙子冯某向江阴公证处申请办理其父亲的遗产继承事宜,根据法律规定,陈阿婆也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若要将冯某父亲的财产转移到冯某名下,需要陈阿婆办理放弃继承的公证。

  “我们已经到小区门口了,马上就能办理公证。”公证员考虑到陈阿婆年事已高,不适合来回奔波,特地上门提供公证服务。当天虽然下着倾盆大雨,但没有阻挡公证员上门服务的脚步,最终顺利解决此事,彰显了“公证为民”的赤子之心。

  不仅是上门服务,为更好满足了群众少跑腿、零等待的服务需求,无锡还在多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试点投放远程公证系统终端,实现“不出门能办事”,切实解决了子女与老人分隔两地时的委托公证等各类急事、难事。

  “我们始终将老年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不断优化公证大厅环境、提供适老化设施设备、减免公证服务费用,坚持以实际行动关爱老年人群体。”无锡市公证和司法鉴定管理处处长周敏表示。

  携手普法 共建志愿者团队

  “一笔一划尽显乡土本色、一勾一提满是法治情怀。”春暖花开之际,宜城司法所正在法治广场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达人、宜兴民间刻纸艺人孙老师的现场刻画引来了周边居民驻足围观。

  在这里,我们欣赏到非遗传承与法治文化的巧妙碰撞,也见证了银发力量与青春风貌的携手共创。活动现场,宜城司法所所长钱锡龙向居民朋友们介绍道“孙老师可是我们“法润陶都”普法志愿队伍的一员,别看已经年过60,活力不减年轻人。”

  “以前参加普法活动的时候,宣传手册上的字都很小,我们年纪大的看起来特别费劲,现在可以看孙老师的刻画了,不仅好看还能学到法律知识,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多举办。”参加活动的黄大爷向现场的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

  如今,和孙老师一样的学法带头人已成为宜城司法所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中有挥毫泼墨写下“法安天下 德润宜城”的书法爱好者,也有能言善道巧编“守法顺口溜”的法律明白人。越来越多的“银发力量”参与到普法活动中,活跃在无锡各个普法阵地。

  “我们将紧紧围绕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的‘十大项目’,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将惠老实事项目列入民生工程,在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各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绵绵用力,让幸福成为“银发生活”的靓丽底色。”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海华表示。

  无锡市司法局 张永明 刘佳楠

标签:老年人;普法;公证
责编:钱月明